广州没有悲伤
广州有很悠久的历史,有很浓郁的极具特色的文化。来广州生活了6年多,被广州人(包括外地来的和本地的)那种实干精神多有打动。时常会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够格的广州人呢?可能还真不够格。
人们来到这熙熙攘攘的一线城市,寄居在城市中心的一隅天地,盘算着今日开销与剩余。难得忙里偷闲,得一天半日的光阴,或者是出门爬爬山,或者是邀三五好友小聚,文化中心受受熏陶也好,闹市中取静也很好。广州就是这样,让不同的人都能在这片阳光之下、寸土之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位置。
名曰“花城”。给人的都是繁花似锦、永开不败的盛景之象。怎么会与悲伤扯上关系呢?实干家们没有这个时间,老广人没有这个雅致。
所幸,于我而言,这是一个离家甚远,少有寒冷的城市。因而,想家的时候,也不多。
围炉夜话,灯火可亲的日子,已经相去甚远了。想要回忆起来,模糊不堪。
是在山里面的外公家、姑奶奶家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生火一边聊天的时候吗?山里的夜晚寒气袭人,总是要坐在火炉边把身体烤得暖和透了,才敢去那冰冷的被窝里面。好在棉被也是很厚的,一家人挤在一起,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是在爷爷奶奶家的被窝里面吃着妈妈削的荸荠看春晚的时候吗?爷爷奶奶家不兴烤火,但是看春晚的时候也冷。偎在被子里,热烘烘的,吃点甜脆多汁的荸荠,沁入心脾,舒服极了。只有妈妈,才有耐心为所有人不停地削荸荠的皮,而我,总是还没吃完这一颗,就望着下一颗的去处了。
是和表兄妹们穿着新衣服等着大锅里的卤味出炉做小馋猫的时候吗?年三十的时候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节目是要开卤锅卤菜的。各种肉食和素食,都要卤起来。是小馋猫们最享受的时候了。在外面玩一会儿就会进来后厨问一声:“有卤好的菜了吗?”没有就出去再玩一会。有的话,就很开心了,是“第一个尝味道”人。刚出锅的卤肉格外香。
是走很远的路去拜年在雪地里印小人在阳光下微微冒汗的时候吗?往年去外公家拜年要走很长很长一段山路。如果下雪就更加难搭到顺风车。大人们提着拜年的礼物已经很沉重,小孩子们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寒服装也十分笨重。一路上,逗小孩是最有意思的解乏项目了。走一步“倒”一路,在雪地里印出无数个自己的样子。或是捡捡树叶,折折树枝,说着“走到前面的山坡我就抱你”这样的“大话”,走着跳着,玩着笑着。
走着跳着,玩着笑着……的日子,过去了。
眼前的看着走着,走着看着的日子,来了。
父辈、祖辈,留给我们的回忆越来越少了。我们离那些受保护的日子,越来越远了。因为,我们也成为了小朋友们的保护伞,也成为了那个能给小朋友带去无限回忆的人了啊!
话到这里,只有揉一揉婆娑的泪眼,干了手边这一杯温水。
继续干活吧。广州没有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