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佛陀的证悟-1
作者:宗萨蒋杨哲仁波切/ 姚仁喜译
1,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2,如果你不接受一切现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确实本具自性而存在,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如果你认为证悟存在于时间,空间及能力的场域之内,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3,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个平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
4,因为我们习惯以”你拥有什么“,而不是以”你是什么样的人“来评断他人。
5,他了悟到不仅人类的经验是如此,所有事物,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
6,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援执着,如果不攀援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7,当无数的因缘和合在起,而且没有障碍与干扰,结果是必然的。许多人误以为这是注定的或是运气所致,但事实上我们是有能力对条件产生影响力的,至少在起始的时候。
8,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智中主要的心理状态。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求。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
9,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 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是在工作,作战,谈和,组织家庭,或是在享受爱和情感关系。知道下个转弯处就有某件事等着你,接受从此刻起有无限的可能存在,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将军般,胸有成竹,豪不惊慌。
10,离别,往往是男女关系中最为深刻的经验。每段关系最终都会结束,即使不是别的原因,也会由于死亡。如此一想,我们对每段关系的因缘就会更珍惜与理解。这在另一半罹患不治之症时更为强烈。没有天长地久的幻想,反而有意想不到的解脱,我们的关怀与爱心变得没有附带的条件,而欢乐常在当下。当另一半来日有限时,我们会更自然也更满愿地付出爱和支持。
11,我们能认清因缘地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地任务,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如此。如果你现在没有一辆法拉利,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因缘而拥有一辆。只要世上有法拉利,你就有机会去拥有它。
12,你不只可以改变外在的物质世界,也能改变内在的情绪世界。例如,经由放下野心,将焦躁的心转化,让它趋于平静,或者为人和蔼,乐善好施,以便经营好名声。如果我们都能训练自己去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能在家庭,邻里,国际间增长和平。
13,悉达多发现,追本溯源,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事实上,情绪即是痛苦。无论如何,直接或间接地,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也就是说,它们都会执着于自我有关。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例如当你突然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剥夺你的权益时。然后,相对应的情绪就会接着生起。在接受,陷入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地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
14,如果你像悉达多一样地检视情绪,试图找出它们的起源,你将会发现它们根植于误解,因此根本上是错误的。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
15,我们人生的一大部分,是在努力让其他人高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舒适。和一个老是发脾气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无法让另外一个人的情绪永远保持昂扬。我们可以尝试,甚至有时候会成功,但是这样的操控需要大量的维修和保养。
16,悉达多的解答是----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如果情绪正在生气的时候,你能够有所觉察,即使只是一点点,就能够限制它们的活动,它们变成像有监护人在旁的青少年。有人在监视着,摩罗的力量就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