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是转“被动性娱乐”为“主动性娱乐”的最佳方法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LonaX

最近决定练习写一篇书评,但是发现自己无法系统组织文字,每天都在挂念这些东西,有一种“难产”般的痛苦,弄得自己很焦虑。后来觉察自己,发现自己对系统和条理这个事情有偏执。

比如,看一部很碎片化的文艺片,我最执着的东西就是要去理清它的底层逻辑结构。在没有弄清之前,我会很焦虑,脑子里会不停去思考,也会有反复观看影片的冲动,要到弄清楚之后,心里才能放下。

但实际上人的意识其实是非常随机和碎片化的,如果我总是追求逻辑、条理、系统性,势必对我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和损伤。

所以,我决定允许自己碎片化地读书。读到触动到我的文字了,我就停下来,自由书写一下。这也不失为日更的一种好的方式。

比如今天(1月8日)读到这本书,看到前言中这句话“很多人下班回家后,就懒懒地窝在沙发上,……上网,玩游戏………于是,就把这一点点自由时间浪费在被动的娱乐方式上了。”(p6)

读到这里,我被“被动性娱乐”这个词激发了兴趣,于是我想什么是“被动性娱乐”?什么是“主动性娱乐”?

翻看目录,发现在第六章里看到了“最好的自由时间”之三/主动性娱乐。于是翻到206页开始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

“被动性娱乐”与“主动性娱乐的区别在于需不需要“集中专注力”和“技巧”。“被动性娱乐”的典型代表是刷视频,看电视,它不需要专注力和技巧。“主动性娱乐”需要集中专注力、设定目标,并且需要不断提高技巧,典型代表有演奏乐器,象棋,体育运动等等。

按这个定义,那刷抖音是“被动性娱乐”,但是如果你在刷抖音之后,有输出,比如书写自己感想,或者总结出视频制作技巧发表在社交媒体,那么刷抖音就变成了“主动性娱乐”了。

同样读书,如果只是翻阅一下,过一下眼,打发时间,那么读书是“被动性娱乐”。但如果阅读之后写写感想或书评,这就是“主动性娱乐”了。

我个人很喜欢读书,但我读书主要是“被动性娱乐”,现在决定要“主动性娱乐”式的读书,所以就写了这篇小文。

通过书写这篇小文,我既跨越了自己要求“系统、条理”的偏执,又突破了看书从头到尾、按顺序看的习惯。

为自己向“主动性”阅读跨出的这一步点赞。大收获始于小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