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为钱而来
“我不是为钱来这儿的...”一副厚厚的镜片后面贴着一双瞪圆的眼睛。坐在我对面的小伙扶了扶镜框。眼神充满被误解的愤怒。
本想跟培训部的同事探讨明年的培训计划。从培训部的整体规划,到销售数据的分析,再到具体培训内容的拆分,课件的编排...最后竟然一项都没聊完整。我听到的是:我有10多年的店铺管理经验;我的梦想是设计师;请不要定义我是发型师;我要区域公司市场份额数据;我能让发廊从销售推销产品到我把产品分配给发廊;你安排我做的只是基础工作,我能做的远远不止...我顿时哑然,估计好运气请到了一座大神。我尝试的了解了他的过往经历,大部分时间在一家当地知名连锁发廊培训部负责内训工作。看我没什么反应,他激动的提醒我一句:你知道么,我可以放弃一个月3-5万的工作来这里,谁能这么做?我的梦想是......
但凡对于一个不为钱来工作的员工,我都挺感动的,感动的同时也会深深的担忧。不为钱而来往往意味着,公司要欠他许多,他把他的价值施舍给公司,不求回报,所以公司要为这个施舍要么付出管理的让步,要么必须欠着一份人情。不然一个不对等的交易永远不会长久,这也是经济学里,理性人假设吧。而且我这个人最怕欠人情,人情的价值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不好还。
真的能不为钱来工作的吗?我想但凡有几种。1.工作就是为了打发时间,不至于孤独。比如:财务自由,或富二代......2.寻找价值感。能在此实现自我价值,钱不重要,能生存就可以。比如:支教,为了社会主义建设。3.帮忙性质,大家有情感的基础,阶段性的不求回报,但成本是人情。比如:朋友帮忙。4.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如:劳改犯。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所以,彻底放下了和年轻人沟通计划的兴趣。“我们聊聊天吧” 我建议,“你为什么来公司?” 我问他。“我知道你会这么问”,他自豪地说。“我师傅建议我过来,我师傅叫我过来学东西,不要为了钱,我重申,我不是发型师,那个是太基础的技能,我闭着眼睛都能剪头发,我是设计师,我的目标是从英国圣马丁大学毕业,那是我的终极梦想” “那冒昧问下,你现在是什么学历?” “初中,但我现在在努力学英语,我会尽力达成我的目标,我会是设计师,我不做工匠的工作,我师傅也是一个不为钱工作的人,但他明年决定出来为钱做一个项目...”我彻底放弃了聊天的兴趣。一个逻辑混乱,单纯的孩子。
年轻人今年二十六岁,也许在美发行业浸淫太久,充满对个人的盲目崇拜和对结果的线性归因。从而感性的理解这个世界。也许单纯的他真的没有想过钱,但日子久了,一定会想到的,因为没钱的生活会欠缺许多,这点我丝毫不怀疑。而付出一定要有回报,这是对付出的一种尊重,要么物质,要么精神。因为人理应是理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