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传习录》
人在囧途时,往往首先是心态的破败,消极的心理会影响生理 导致身体的羸弱病患,最终是人走向毁灭。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首要的是心志,可见不论顺境逆境,心态意志才是关键。
我们70后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的教育,对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是不认可的,但这两天我又重新翻读《传习录》,对王阳明的“心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明白原先那种排他的认知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心学”这种哲学思想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蒙尘,我个人觉得,反而更加适合当下这种“卷”的大环境,每个人心境的修炼。
原先读《传习录》,只不过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没有沉浸其中。这次再读,仔细琢磨用心体会,真的有了一些感悟,猛然间觉得心扉豁然开朗。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主要核心是“心无外物(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四句格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认为心体无善无恶,正心的功夫即是要维持心体的中正平和,不受任何善恶之念的干扰;认为意念有善有恶,那么诚意的功夫就是要切实地去扩充善念、遏制恶念;将格物理解为为善去恶,即是将自身为善去恶的意念扩而充之,作用于物。
在此意义上,正心即是诚意,诚意即是致知,致知即是格物。四者并无决然的区分,是条目的不同,字面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将这一思想阐发得更为清楚明白:“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放在当下社会,许多知名人士英年早逝,譬如最近去世的著名歌星李……,他们年少成名,按照世俗意义上,人生成就远远超过我等普通人,但往往因为“心有外物”而造成心态的崩坏,反而早早离世,就像流星一样,虽然辉煌然而短暂。
人生百年,只不过三万多天,前几天看到陈丹青说“人生毫无意义,”可能是人家站的高看得远,已经直指人生的本质,这是我等凡人所难以理解的。
但我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个体的经历和感受,遇到的人和事物,心理波动和情绪,情感与记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整个过程。
50多岁了,所谓知天命的年龄,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做到“心外无物”。顺境不膨胀,逆境不沮丧,积极乐观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就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