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言”与“得意”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微信公众号里的推文,其中一句:“语文课要‘得意’,更要‘得言’。”令我深有感触,不禁想起之前上过的一堂公开课——《给予树》。
最早接触“得言”与“得意”是在求学时教授们的诗词课上,“寻言”、“观象”、“得意”的诗歌鉴赏层次令人极其受用和喜爱。在我的理解中,“得言”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具性,而“得意”则是“人文性”。众所周知的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怎样做好两者的统一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即使是得出这一基本特点,在课改中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期。
初为人师,其实多有迷茫,对怎么去教也是一头雾水,拿到一篇课文似乎也挖掘不出什么需要特别深讲的内容,总是理所应当地认为学生应该懂这个知识。一直秉承着文本细读的理念,认为中学的文章需要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才能得其深意,却有些迟钝得没有意识到即使是在小学此理也同样适用,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学生时期的哪个阶段,“得言”都极为重要,而这我却是在上完《给予树》好长一段时间后才有些明白。
作为一名新老师,这确实是极需反思的一堂课。回想当时上课情景,自我感觉尚好,激情饱满,师生互动还算活跃,本以为讲得尚可,因此一讲完课就犹如小孩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嘉奖般走到师傅跟前问:“上得如何?”本以为会听到师傅类似“还可以”的话语,却没成想师傅在一阵迟疑中告诉我:“语文课不应该上成这样,有些太过于注重思想内容,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分析和感悟。”当时,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课堂气氛活跃,挖掘文章思想,对其加以升华,这样的课不行吗?一直都明白一堂看似热闹的课并不能说是一堂好的课,语文课也不能上成一堂思品课,却不知道教学中有时“得言”比“得意”更重要,上了《给予树》这一课后才有些知晓,就像其他的很多事情,经历了,才会懂得。其实,这一堂课看似热闹,却少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形式能使课堂更为活跃,需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崔峦先生说:
语文教学要‘得意’,更要‘得言’。
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去入手,而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离开文本去空谈思想性,去搞什么升华,语文课应有它的语文味,而这语文味很大部分则需从“得言”而来。现在想来,《给予树》这一课,“得意”太盛,“得言”太浅,偏重文章的思想内容,缺少了对文章内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揣摩,使得整堂课的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底气,缺少了一堂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人文性不是不能升华,若是没有基于语言文字,升华过了头,反倒失了其升华的好处,过犹不及。
现在想来,之前前辈建议:“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拿到一篇课文最起码要先阅读三遍以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有些古人的话往往是实践越多越显其真理性,而这多读,应该也就是要“得言”罢。在语文教学中,“得言”和“得意”确实是极需认真琢磨的事,要琢磨好,应该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漫漫长路,如果要把教书当成一个事业而不是职业的话,那总免不了要去求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