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和忠臣
中国古代的帝王,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都希望自己的臣子是忠臣。往往忠心是第一条件,才能是次要的。
但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忠臣不一定是良臣,良臣也不一定是忠臣。所谓良臣择主而事,忠臣不事二主。关于忠臣和良臣之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先有管仲,后有魏征,都是代表性例子。
管仲先从公子纠,为了力帮公子纠争夺王位还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小白争夺王位获胜后,听从鲍叔牙推荐,任用管仲担任国相。如果管仲当时直接以死明志,还会有齐桓霸业吗?
管仲留着有用之身,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魏征也是如此,早年跟随李密,后面不得已归降窦建德,再后被太子李建成收归东宫,亦曾建议对李世民采取极端手段,太子未听反被秦王着了先。
唐太宗不计前怨重用魏征,共创君臣佳话。当魏征去世后,太宗痛哭流涕,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和魏征曾经良臣和忠臣有过一番讨论。
贞观六年,徵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太宗曰:“君但莫违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计。”乃赐绢二百匹。
在这里,魏征辨明良臣与忠臣的区别。良臣当然有忠臣的禀赋和特性,但是两者下场完全不同。忠臣虽然获得美名,但是身死国灭,君主担当大恶之名。(如比干、如岳飞、如袁崇焕等)良臣是与君主、国家同荣,子孙传世,福禄无疆。
这是魏徵的心声,他不愿意得一己之名,而希望是与君主、国家共同荣光。一个善于进谏,一个从谏如流,君臣齐心同治,开创贞观之治。
于我看来,忠臣易当,良臣更难得,有时活着比死了更难,赵氏孤儿的故事不就是此理吗。忠臣可能心里装的就是某位人某位帝王或一家一姓之江山。而良臣不单此,他们更是大爱无疆,装的是国家社稷,想的是芸芸众生,为民请愿,为民谋利。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人不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青少年学生,也要学好本事,立志报国,为国家为民族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