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活着》——这将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体验。
阳春三月飘雪,卧榻深处摇曳。
主人公徐富贵经过一番猛烈的输出后,顿感索然无味。他双眼空洞的望着帷幄边角的烫金花纹,水烟燃烧升起的雾气将他和妓女之间隔开了一道屏障。“富贵少爷,龙儿在等您玩两局呢,您看……”“马上就来,马上就来!”富贵麻利的穿上他那件真丝白花的上衣,匆匆开门下楼。
不言前世风流,只谈今生飘摇。
败光家产的富贵斜靠在土坡旁,漏出灰色底漆的铁质头盔折射出夕阳深红色的光芒,他看着浩浩荡荡的部队在山脚转弯处没了踪影。“你他妈的赶紧起来,在这装死的是不?”话音未落,富贵感觉腰上挨了一脚。他连滚带爬的起来,扛上那杆无数死人曾经拿过的大杆枪,向山脚追去。
命运设计重逢,怎奈苦难搭桥
看着儿子有庆的血液缓缓的流出,脸色渐渐苍白,瞳孔放大了颜色。看着女儿凤霞下体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被褥,脸上的潮红褪去,嘴角虚弱的颤抖着。看着外孙苦根被豆子撑的卷缩在地上,呼吸平缓转为急促又从急促渐渐转为平缓……
午后溪流杨柳,老牛富贵忆小。
富贵点起手中的老汉烟,就像当初看着妓女一样看着身边的老牛。富贵斜靠在杨柳旁,觉得腰有点疼,就像当初靠在土坡时挨的那一脚。富贵闭上眼睛,他的一生像幻灯片一样从眼前浮现着。他缓缓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黄土,阳光打在他和老牛身上,仿佛给他们的轮廓镶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翻开《活着》——这将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体验。记得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时,书中主人公冉阿让虽然够惨,但起码辉煌过。但是余华笔下的《活着》,书中主人公徐富贵完全没有辉煌,一顺水儿的下坡路,完全是将苦难进行到底,这里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虽然这本书是我很久之前读的,写这篇文章时心里还会隐隐作痛。当初阅读过程中那种深入骨髓的不适感,那种极度的痛心甚至让我有点恶心。书中接二连三的死亡过程,一浪高过一浪的对于痛苦的累加,在生活面前的无可奈可和随波逐流,让我深刻的看到了人在大背景下的渺小,同时也看到了生命的纯粹、顽强和力量。
余华的写作手法非常特别,他笔下的故事布局完整,条理严丝合缝儿。从他的文字里你能读到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使用零度介入的方式冷静展现这种悲剧美,他用绝对的客观中立的叙述着自己的立场,让你时刻可以感觉到他深情的冷漠着。如果说《许三观卖血记》是真实的荒诞,《兄弟》是荒诞的真实。那么读《活着》,你只能看到赤裸裸的真实,看不到一丝荒诞。
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麻木的力量。《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对于苦难的理解,余华比我们思考的要多的多。
写完这篇文章,感觉体内空空的。心脏还在强而有力的跳跃着,仿佛怕我忘记了他的存在。此刻不由得让我感叹,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个人主页还有更多好书推荐,欢迎关注。感谢支持,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