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书笔记1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独坐长亭
今天读到第二章的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
其中一段:
如果内啡肽的确能够减轻疼痛和改善情绪,那么,为什么不大量注入人造鸦片以增强大脑内的自我“良好感觉”的化学反应?问题在于,当注入大量的注入海洛因和吗啡等鸦片累药物后,大脑本身就立刻停止产生天然鸦片。一旦撤掉药物,大脑可能就被剥夺了产生任何形式的鸦片的能力。对于药物成瘾者来说,停止用药的结果会带来持续的痛苦,知道大脑重新产生其天然鸦片或者获得更多的人工鸦片。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改变情绪的药物,从酒精到尼古丁到海洛因,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它们会给个体带来持续的不愉快的影响。而要迫使身体自身产生神经递质,则意味着个体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或许就是物质成瘾的原因和难以治疗的原因。当大脑依赖外来的药物而不会自身生产的时候,就会在除使用鸦片的时间外陷入不愉快的体验中。正常人可以产生快乐和奖赏的事物却无法唤起大脑的愉快体验,只有获得下次的鸦片时才能继续获得良好的体验。
而大脑从依赖转向自身必然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意味着极长时间内的沮丧,失落,痛苦。而一般陷入其中的人也很难再感受到那些美好的事物带来的愉快的体验。而这种痛苦的体验即使在好转,也可能是会伴随着一生的体验。毕竟,当快乐来的太简单,大脑也不会去走艰难的路。
而除了物质成瘾,那些精神成瘾的,是否是加强了大脑在某些方面的愉快体验,也使得愉快体验来得太过于容易而使得在其他方面的愉快体验会逐渐降低,也或者没有降低只是有了对比。相比简单而强烈的愉快,显然艰难的愉快会是大脑选择去逃避的路。
我们都是根据大脑的指示去行动,如果只去追求愉悦,肯定会逐渐偏离,并逐渐被大脑欺骗带上一天偏航的路线。保持人生适度的痛苦,保持清醒的大脑,明晰的方向和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