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毓秀红林写作营简友广场

地形图,我该拿你怎么办?

2021-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韶华不负韶华

国庆假期后,该学习“地形图”这一节了。今天开始窝在家里备课做准备可是地形图,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这节课课标要求为:“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单单是课程标准的第二条要求,地形图三个字,就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两种,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那就是在这两种地形图上都要能够识别出来。重点多多(海拔、相对高度、山体部位的识别、坡度陡缓、识别五种地形类型),考点多多(重点内容全部会考试,非重点内容也会考到),难度系数大(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特别是山体部位的判读;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基本地形。都是我们说着好像很容易,但孩子们理解起来困难,实战起来感觉更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却是常考、必考、重点考的)。

因此,这节课可以说是初中地理学习生涯中的实力强大的拦路虎之一,和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的困难系数同等级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是“海拔和相对高度”、“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以阅读形式呈现的“地形剖面图”。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学习,想想似乎也可以,没有太大的问题,除了陆地地形放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之间,使等高线与海拔之间有个断崖之外。

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来学习的话,就需要把陆地地形这部分内容往后挪一挪,可以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这一部分。可以先给出分层色色地形图的概念,再介绍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明确它们的地表形态和海拔,然后落实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先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出来,再进一步落实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等高线地形图部分难以理解,布置了孩子们假期里动手自己做模型,到时候可以在模型上先认识何处为山脊,何处为山谷等,然后在模型上描绘等高线(相隔一定的高度),再认真观察绘好的等高线的弯曲形状,最后把自己绘出的等高线转化到平面上,对照起来进行对山谷,山脊等高线的形状理解应该有所帮助。

另外,也可以利用学生手里的模型(提出制作的要求是要有两个山头),进一步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过山体部位之后,还要给学生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其上估算某地点的海拔,以及两地点的相对高度。

思绪杂乱难出活儿。思路我理不太清,课件也做不下去,只能明天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