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01
作者:林欣浩
读书目的:学习浅白风趣八卦的西方哲学史,找出至少1个自我改变的触动点。
十行采集:
1.苏格拉底的人生概括起来就两句话: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2.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
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3.对于知识来说,宽容永远代表着光明。
4.在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的一方。
这是因为哲学讲思辨,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只有弱者在面对强权的时候,才有质疑权威的需要。
5.处于被歧视地位的基督教正需要希腊哲学的帮助。保罗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传教中,撰写了大量的神学文章。
这些文字后来被称作《保罗书信》,成为《新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拥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其他宗教相比,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6.基督教对世界影响深远,起步阶段的汗马功劳就是哲学立下的。在哲学史上,这时的哲学被称作“教父哲学”。
宗教和哲学在根子上是无法协调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
7.“上帝允许人类拥有自由”的理论是奥古斯丁出于护教目的提出的,其推论却和“上帝是全善的”教义产生了矛盾。
中世纪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德尔图良说:“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8.“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
9.公元830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叫“智慧馆”的机构。这座智慧馆有着当年亚历山大图书馆“收集全世界的书”的雄心壮志,而且它还是个学术和教育机构,招揽最优秀的学者、教师和翻译家来此工作。这段时期,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百年翻译运动”。
10.希腊哲学传播的曲折道路:希腊著作从最早的拉丁文翻译成叙利亚文,再翻译成阿拉伯文,再到西班牙文,再到拉丁文。
11.中世纪,基督教徒为了赢得辩论,需要应用哲学知识,兴起研究亚里士多德的风潮,称作为“经院哲学”。
其中的集大成者叫托马斯•阿奎纳。他说:“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
12.哲学的传承浸满了鲜血。对于文明来说,一国的兴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焚书,是毁掉学校,是用暴力消灭言论。
敬字惜纸,这不光是书呆子的任务,这更是文明之路。
一行精华:
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
“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
触动,反思,改变:
1.西方哲学史给我的刻板印象是抽象、艰涩、复杂难懂,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作者浅白易懂的解读,真正建立对西方哲学的直接感受。
2.哲学起源于思辨,起源于怀疑,似乎就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人的异想天开。但是由哲学而产生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却从各个方面都证明了,哲学才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3.哲学伴随着宗教而发展和传播,虽然两者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相悖的,但是为了生存下去,仇敌也可能抱团取暖。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应该是哲学与宗教不同阶段合作的产物。大家搁置争议,各取所需,共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