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蜗牛读书竞品分析报告

2018-09-11  本文已影响193人  _HaloWorld

1.调研背景

网易蜗牛读书这款产品新上市,口碑爆表,希望通过对这款产品的调研分析,了解其火爆的原因,找出我们产品与竞品之间的差异,各自优劣势,并做有针对性的对策。

2.调研目的

通过对竞品的产品架构,关键运营点的调研分析,找出我们产品可以借鉴的功能点与运营方法。

3.产品业务形态

3.1业务形态

image

3.2产品逻辑

image
3.2.1领读人功能
蜗牛读书开放了“领读人”功能,在严格筛选下领读人为读者推荐书籍、制作书单、写书评,帮助读者更好的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
3.2.2书评功能
书评机制,丰富了平台上自产生的内容;
书评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书本身内容的补充与丰富;通过书评机制,在平台上构建起读者与领读人之间的生态网络,把书友交流,寻求共鸣这类阅读的深层次需求满足了。实现了从阅读工具到基于阅读实现的自媒体平台。

3.3用户-场景-需求

image
3.3.1领读人:
顾名思义,“领读人”是带领你阅读的人,在产品中为读者推荐好书、制作书单、发表书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本书。他们是一群喜欢阅读,并且希望通过内容输出,体现自己的价值的读书人。
3.3.2普通读者:
写书评更多是给自己看,记录自己的思考,顺便获取免费阅读时间。
通过阅读书评,关注领读人,缩短找到适合自己内容的时间。通过点赞和评论,给领读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反馈。

4.产品功能架构

image

5.用户增长

image

网易蜗牛读书从2017.2.17日正式发布,版本一共迭代了14次。

从版本迭代过程和下载量来看,网易蜗牛阅读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到成长期的过程中。

上线10个月以来,安卓版下载量已经突破34.7万,增长速度很快。

领读人,按阅读时间付费,书评,问答等业务模式也趋于成熟,运营效果良好,可见,该产品的核心模块已经成型。

6.功能迭代及关键运营点

image

6.1.功能迭代

6.2.关键运营点

前期蜗牛阅读只是通过网易自身体系来进行传播,影响并不广泛导致前期下载量不大。

5月1-5月6,启动五四专项活动,邀请了六位文史工作者来讲述中国历史,并在微博@崔永元,使得蜗牛阅读的下载量出现了断崖式增长,从5.5日的24.7万人,到5.6日增长到61.2万人。

6月网易蜗牛联合网易直播发起了深夜图书馆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六千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持应用下载量的持续增长的作用。

8月31日,蜗牛阅读发布了1.2.0新版本,问答功能上线,阅读器全面优化,新增卷轴阅读模式,好评点赞、福利通知全收录;在完善了基础的阅读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阅读交流的平台,很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因此也带动了用户量的增长。

9月29日,发布了1.3.0版本,随后移动了理想的下午,以线下分享会+线上直播的方式,随后邀请领读人、以及叶蓓等明星的加入,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宣传作用。

7.总结

7.1亮点功能
网易蜗牛读书两大亮点:领读人机制 与 按阅读时间付费模式。
通过意见领袖的引导以及编辑分类推荐帮助读者找到合适的书籍。
领读人与读者之间关注/粉丝的关系,属于中心化推荐的模式。
通过赠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同时平台上的书籍遵循只“借”不卖的业务逻辑,一切用户运营围绕着阅读时间这个虚拟货币进行。

7.2亮点模式
建立 “领读人-书评-读者” 这套良性的生态,并且以阅读时间作为虚拟货币,读者写书评,评论书评,都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而且,读者也能升级为领读人,在这个模式下,优质的内容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再加上网易系本身的媒体属性,能撬动各类知识型大V,以及IP资源。在可预见的将来,蜗牛读书会在在线阅读这片红海中,打造出自己独特的一片蓝海,一个适合真正读书人的在线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