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梧桐人物简友广场

读史明智:张敞徐福告诉我们,防微杜渐真的很难

2021-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逆熵成长
网图侵删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七》,看到功劳堪比周公的霍光,在死后不到三年,家族就因失去权力后预谋谋反,最终导致全部被灭。司马光认为这既是霍光长期专权埋下的祸根,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结果,是刻薄寡恩的表现。因为汉宣帝完全可以采取茂陵人徐福建议,或者是采纳山阳太守张敞上书意见,既剥夺霍氏家族专权,又得以保全霍氏的富贵,从而让汉宣帝能赢得更好的名声。

01 张敞两全其美建议

汉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山阳太守张敞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建议汉宣帝“解除霍氏三侯的官职,以侯的身份回家,公开下诏表示对霍氏家族施恩,听从大臣所请。群臣再据理力争,然后陛下予以批准。这样一来,天下人肯定会认为陛下不忘旧勋的功德而群臣又知礼,霍氏一家也可以世世代代无忧无患。如今,朝中听不到直言,而使陛下自己下诏,这不是好策略。现在霍氏两侯已被赶出宫廷,人情大致相同,因此以我的心来猜度,大司马霍禹和他的亲戚僚属等必然会心怀畏惧。使天子的近臣恐慌自危,总不是万全的办法。我愿在朝中公开提出我的意见作为开端,只是身在遥远的山阳郡,无法实现,希望陛下仔细考虑。”汉宣帝对张敞的建议甚为欣赏,然而却没有召他来京。

张敞建议对汉宣帝和霍氏是个双赢结局,可惜汉宣帝大概对霍光专权时如芒刺在背的畏惧,一直有如鲠在喉之感,从而故意任由霍氏家族妄为,以便除之而后快。

02 徐福严管厚爱建议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徐福提出严管才是厚爱,其实如张敞一样,希望实现皆大欢喜结局,可惜汉宣帝仍然未采纳,由其发展到灭亡的结局。

03 政变阴谋暴露被灭族

汉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霍氏的政变阴谋被发觉。秋季,七月,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逮捕,霍禹被腰斩,霍显及霍氏兄弟姐妹全部被当众处死,因与霍氏有牵连而被诛杀的有数十家。太仆杜延年因为是霍家旧友,也被罢免官职。八月己酉(初一),霍皇后被废,囚禁崐于昭台宫。乙丑(十七日),汉宣帝下诏,将告发霍氏政变密谋的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封为列候。其中杨恽是前丞相杨敞的儿子,金安上是前车骑将军金日弟弟的儿子,史高是史良娣哥哥的儿子。

霍氏家族受灭,表面看是“罪有应得”,但既成事实的大概就是毒杀许皇后。霍氏势力在霍光死后基本是群龙无首,没有任何谋反基础,所谓预谋杀丞相夺皇位,都是失去权力产生恐惧后的“困兽犹斗”无奈之举。

04 经提醒才对徐福封赏

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默然,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然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曲突徙薪的道理,汉宣帝应该早就知道,其实就是不愿听从,当然经人提醒还是奖赏了徐福,但这只是一种掩人耳目之举。

读史明智,徐福的故事告诉我们,防止祸患要有防微杜渐能力,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小的征兆,而奖赏祸患发生后救助行为,这其实就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当然,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既要有发现细微隐患能力,还要有听从逆耳之言的胸襟,更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否则防微杜渐就很难实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