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胡须玩吧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樊晓玲007
有个性,赞
见
《不白》作者:梁绍王
原文:陈太仆句山先生,年逾耳顺,须尚全黑。裘文达公戏之曰:“若以年而论,公须可谓抱不白之冤矣。”
译文:通政司陈句山先生,年纪已经过了六十,胡须却全是黑的,还没有白一根。裘文达是陈的好友,便跟他开玩笑道:“莫怪别人不敬你老,只怪你胡子不肯白,给你造成了‘不白之冤’啊!”
感
老爱胡须少爱发,是古代男子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标准。美髯公,也许是对四十岁以上男子由衷的赞美。
这老头,年逾六十,居然胡子全黑,闪着美丽的光泽,只此一点,羡煞旁人。朋友的这句玩笑,他听了应该很享受很畅怀。
玩笑的感觉也刚刚好,明贬实扬,诙谐幽默,有内涵有水平,高!
思
沈从文考察出土文物,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战国时期的胡子像倒过来的菱角,向上翘一点;西汉时的胡须是长长的左右两撇,显得威严庄重;到了隋代,人们要按照身份,把胡须结成不同的辫子。
由此可见,想当年,男士在胡须上没少下功夫。感觉和现在女士对待头发,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是非常可惜,后来不流行留须了,否则现在男士的胡须一定五花八门,红橙黄绿蓝靛紫,吹卷染烫做保养,哈哈哈,世界比现在有趣奇妙多了。
行
想起一个有关胡子的小故事。
张大千留了长胡须。有次朋友问他:你晚上睡觉,胡子是放被窝里呢,还是放被窝外面?
张大千想了半天说:“不知道耶,明天告诉你吧。”
当天晚上,张大千别扭坏了,因为放在里面也不合适,放在外面也不自在。折腾了一宿,不得其法。第二天晚上又是如此。
第三晚,张大千困极了,没注意就睡着了。早上起来一看,也有在被子里的,也有在被子外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为朋友,对于长胡须的朋友,说话要多注意,如果不会说“不白之冤”的笑话,就不要关注里里外外的是非。特别想问张画家的朋友:“你是不是故意的?哈哈哈。”
我的第33张见感思行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