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最经典的15句话,渡了无数人

2024-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读书的春子

假如生活事事不顺、命运多舛,突然有一天身边唯一能说到一起的那个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迷失在了茫茫人海中,你会怎么办?

是选择大海捞针一般万里寻人,还是选择坦然接受孤独终老?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亲情关系的两位主人公杨百顺、牛爱国,未曾谋面命运却些许相似,都是在历经生活不如意、老婆外遇、能说得上话的人丢失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的意义,最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寻找那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这是我2024年读到的第一本书,很庆幸能在这个说老不老、说年轻不年轻的年纪能读到,它告诉我:

人生海海,能遇到一个能说到一起、走到一起的人不容易,如果此时身在福中,有缘人常伴左右,请务必珍惜。如果没有遇到,要学会跟自己对话,做自己的倾听者,因为孤独本是常态。

书中这15句话,虽然平实无华,却字字都充满着人生哲理。

01.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这或许是年迈的巧玲,对自己一生的释怀吧。

人的孤独是一生的潮汐,难得的是能遇到一个能相互惦记的人。

可孤独的人,总爱怀旧,只能在这漫长的潮汐中,夹裹着、找寻着,最后释怀着。

就像巧玲与吴摩西,牛爱国与章楚红,就算当时再怎么说得到一起,可那毕竟也是从前了。

少了那个人,生命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下去。

02.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就像故事的主人公杨百顺、牛爱国,身边的人形形色色,可是能说到一起的人却只有被拐走的巧玲,被爽约的章楚红。

最后杨百顺至死没有找到,牛爱国是否寻得也是个问号。

就像刘震云老师所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才是真正的孤独。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可以找到那个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个人。

03.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老裴原本常到内蒙贩驴,时间久了便与内蒙一女子成了相好。

因这女子怀了别人孩子,只知道老裴地址,便拿老裴顶了包。

老裴的老婆老蔡,不是个省油的灯,三番五次上吊后,最后把老裴彻底拿捏。

家里大小事都是老蔡做主,只要老裴做得不对,老蔡便扯到内蒙野女人和孩子、老裴的姐姐身上。

若还是不解气,便跟乡里乡亲絮叨老裴在家里的低下、卑微。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件连着一件,一事扯着一事,怎么才能断得清?

折磨一个人,不是跟这个人彻底闹掰,而是让他不安生。

就像老蔡对老裴。

04.不爱说话和没话说是两回事,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

牛爱国复员回来,姐姐牛爱香便一心撮合弟弟和自己厂里的庞丽娜。

开始牛爱国不爱说话,庞丽娜也不爱说话,大家都以为是俩人对脾气。

可是婚后发现,不是俩人不爱说话,而是俩人在一起没话说。

牛爱国想跟庞丽娜说话,可是庞丽娜却跟照相馆的小蒋很说得来。

时间久了,庞丽娜也就背叛了牛爱国,跟小蒋走到了一起。

所谓爱情,无非就是一个人在说,一个人在听,一个人想说,一个人愿听。

否则就像刘震云所说:两条铁轨上的火车,非要把他俩搬到一条铁轨上跑,那只有一种结果,就是翻车。

05.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老崔给杨百顺介绍寡妇吴香香,条件是改姓吴,入赘吴家馒头铺。

一生坎坷的杨百顺虽然嘴上犹豫,其实内心已打定主意,同意入赘。

为了得个心安,便向自己的师傅老詹请教,帮忙拿个主意。

小事依众谋,大事当独断。

自己的人生大事,就算意愿已决,又怎能听信他人呢?

06.啥叫悲呀?非心所愿谓之悲呀。

老詹是故事里唯一一个活得通透的人。

他是教派的忠诚教徒,一生都在做自己“所愿”的事——发展教众。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悲”。

霸道县长征用教堂,作为教派的拥护者,老詹本该拿回教堂,可是他不得不委曲求全,只能含恨在教堂的图纸背面写道“恶魔的私语”。

07.知道自个儿是谁,才能明白往哪儿去呀。

这是老詹对杨百顺的忠告,也是在劝说杨百顺同意与吴香香的婚事。

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你自己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知道自己价值几何,才知道自己的优缺,只有知道了自己是哪块料,才能走出迷茫与虚无。

08.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老马给老杨出馊主意,以做假抓阄方式,给杨百业成亲,供杨百利上学,唯独让杨百顺在家卖豆腐。

杨百业结婚夜,杨百顺白酒下肚便想起坑害自己的老马,报仇之志涌上心头。

满心委屈的杨百顺便拿起菜刀去马家庄找老马报仇。

大雪覆盖黑夜,杨百顺无意中却遇到了父亲不疼、后娘不爱的来喜。

来喜肚脐周边的钉眼和往外冒出的浓水,让杨百顺触底醒悟:原来世间人人都很委屈。

世上的事儿都有缘由,细细顺去,都是心酸多是泪。

09.人都说聪明人好,可嫁人,还是嫁个老实的妥当。

经别人介绍,老曹想把曹青娥介绍给牛家庄的牛家。

可是曹青娥嫌对方木讷,脑子不灵光,先生教了很多次,读书还是会读错。

老曹便以自己的经历,劝说曹青娥。

那时候,聪明人胆大、敢干,能富有也存在风险。反观老实人,虽然不冒进但是安稳,这便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盼。

虽无血缘关系,但是可以看出老曹是爱女儿的。

10.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以前嫁到牛家的曹青娥,现在娶了庞丽娜的牛爱国,都是生活操控线绳下的木偶人。

曹青娥在劝说牛爱国的同时,仿佛也是在劝说自己。

生活总是两难,再多执着,再多不肯,最终不得不妥协。

情感总是纠缠,再多固执,再多不舍,最终不得不认命。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没有人喜欢做英雄,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不做英雄还能做什么呢?因为路得走下去,日子还得过下去。

11.平时说一句坏话无碍,关键时刻说人一句坏话,就能把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

因为老马的一句话、一个馊主意,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杨百顺的命运,杨百顺只有在家卖豆腐的份儿。

心有不甘的杨百顺,最终选择离家出走,历经挑水、传教、杀猪……最后寻人半辈子,生活很是不如意。

话分百样说,好话不一定能成全人,但是坏话一定能否定一个人

12.将心腹话说给朋友,没想到朋友一掰,这些自己说过的话,都成了刀子,反过头扎向自己。

牛爱国跟自认为很好的朋友冯文休说了心里话,谁知冯文休却是个大嘴巴,到处张扬不说,还歪曲了牛爱国原话,最终人人都唾弃牛爱国。

都说祸从口出,话在没说之前,你是话的主人,一旦说出去了,你就成了它的奴隶,因此我们要管住嘴。

逢人不必言深,能伤害你的,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因为再结实的城堡都是从内部被攻克。

13.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杨百顺看不惯老杨的唯利是图、一碗水端不平,因为弄丢一只羊,老杨竟然将发烧的杨百顺赶出家门去找羊,并警告说:找不到羊,你也不用回来。

老杨看不惯杨百顺好高骛远、什么都做不好。

而这一切,都是因父子俩之间的隔阂日积愈深。

隔阂就像挡在两个人之间的一座大山,纵使多么努力,也很难跨越。

14.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老汪满腹学识,老婆银瓶却是个文盲。

老汪不爱说,银瓶却很是嘴碎。

刚搬到镇上没多久,银瓶便得罪了一半多的人。

老汪深知不应该,却从不管教,因为他知道两个说不到一起的人,说再多也是无用。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话不投机半句多。

与明事理的人说话,可以点到为止。与缺少认知的人,就算磨碎了嘴皮子也是没用,最后都能把自己气死。

15.好把的是病,猜不透的是人心。

从医学角度来说,病,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可以窥探的,并都能找到医疗方法。

相比之下,人心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迷宫,难以窥探,无法直视。

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太阳我们一直熟悉,可是人心永远令人陌生。

人们常说“人心隔肚皮”,就算是最亲近的人,有时也难以完全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中国版《百年孤独》,纵观全文,确实如此,人人都是不如意,人人都写满孤独。

孤独本是常态,逢人为何不必言深?这本书给出了答案,是因为没有遇到那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说得上话的人,一句顶一万句;说不上话的人,说一万句顶不上一句。

人生海海,愿你我都能遇到且珍惜那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