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新生儿疾病概述
新生儿( neonate, newborn)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围生期: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胎龄(>=37, <42周,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
出生体重(>=2500g,<=4000g为正常体重儿,<1000g超低出生体重儿,<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4000g为巨大儿),出生后1个小时内的体重
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第10-90百分位数,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
足月小样儿:满37周,<2500g
出生后周龄(早期新生儿1周内,晚期新生儿2-4周末)
高危儿: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需特殊监护的新生儿;包括①异常妊娠史②异常分娩史③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从上往下:头大面色红润,头发光泽弹性;耳廓软骨发育好;乳头结节>4mm;大阴唇能覆盖;睾丸下降至阴囊;四肢曲张;足底纹较深、布满足底。
足月儿好早产儿差、足月儿毛少纹多
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液体(排不出去为湿肺):30-35ml/kg,1/3肺液由口鼻排出(产道挤压),其余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频率:新生儿第1小时60-80次/分,以后维持在40-45次/分。
类型:腹式呼吸。
节律: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呼吸不规则,有呼吸暂停(定义:呼吸停止>20s,并出现青紫,伴心率<100次/分)为生理现象。
肺表面活性物质:28周开始出现于羊水,35周迅速增加,早产儿易呼吸窘迫(6小时内发生)
循环系统
睡眠时心率:120次/分
清醒时心率:120-140(90-160次/分)
血压:70/50mmHg【平均动脉压>胎龄即为正常】
消化系统
贲门括约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胃水平低,易发生溢乳
吞咽能力差,易呛奶
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易肠源性疾病)
足月儿除胰淀粉酶外,其他消化酶足以消化蛋白质及脂肪
胎粪:羊水、脱落细胞、分泌的消化液,最迟24小时排(否则要注意肛门闭锁;巨结肠,先天性甲减),呈墨绿色糊状(变正常颜色一般2-3天);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生理性黄疸
泌尿系统
生后24小时排尿,超过48小时未排需要注意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能力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依靠棕色脂肪产热(棕色脂肪少,产热少),脱水热。
免疫系统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不成熟
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sIgA低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IgM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2-4天,下降3-9%,一般不超过10%,足月儿最晚生后7天,早产儿最晚生后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双10)
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出生后3-5天开始肿大,2-3周消退
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5-7日,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雌激素降低)
马牙或上皮珠(腺体旺盛,管不通,不能挑否则感染)
护理措施
保暖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重要的措施
条件:<2000g或低体温者,根据体重日龄选择中性环境温度(这个温度下代谢最慢,耗能最低),早产儿1-2天时34度
喂养
足月儿:母乳喂养,产后15分钟~2小时吮吸,按需哺乳(右侧卧位防止溢乳)
早产儿:易呛奶,不能马上喂母乳,出生2-4小时内喂10%葡萄糖水2ml/kg(试吸吮能力和预防低血糖)。无呕吐可喂母乳,吮吸、吞咽能力差者用鼻导管喂养,每次进食前抽吸胃内容物。
足月儿生后应肌注1次维生素K1 1mg(一次),早产儿需要连续用3天(共3次)
呼吸管理
维持氧分压50-80mmHg
早产儿呼吸暂停时切忌常规给氧,可先用托背或拍打足底等促进呼吸;低浓度(<40%)、低流量,间歇给氧(持续高浓度给氧容易患视网膜病变失明及肺纤维化)
预防接种:乙肝卡介苗
胎脂(皮肤覆盖灰白色,可以保护皮肤)不需要马上洗掉5-6小时可自行吸收,但是腋窝、颈部等皱褶处需要当天洗掉。
新生儿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