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武则天的服饰谋略
要说国风开放的朝代,就属大唐了。武则天执政时期,非常善于将治国谋略运用于衣饰上,借此帮助她拉拢或警示大臣。
公元624年,也就是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颁布了新律令,又称“武德令”。“武德令”中的服装律令,对天子、皇后、皇太子、太子妃、群臣、命妇等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场合都做了相应规定。
尤其是祭服和朝服制度不但继承了汉民族服饰的优秀传统,还吸收了胡服、异族服饰的成分,创制出了大量的具有唐代特色的新款服装,比如缺胯袍、裲裆、半臂、大口裤等。缺胯袍是左右开衩的直裾长袍,常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穿着,是唐代男子的主流服饰。
唐代公服和常服与隋朝官服相比也有了很多创新,不但在传统的深衣的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上了贴边,在直裁的前后襟下缘也各加了一条横裥,还出现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款式。显而易见,窄袖的是为了方便活动设计的,而宽袖则是为了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
另外,唐人在穿着深衣的时候,还要在腰部束上一条革带作为佩饰。这类深衣款式在唐代很流行,上自皇帝、下至仆役都有穿着,甚至在明代也极为流行。
唐高祖及之后的唐代帝王都曾对服饰制度进行过修改完善。到了武则天的时候,她更是在衣饰中掺揉进了自己的权谋之术,使衣冠服制在彰显等级的功能上,又多了一层更深的含义。
武则天于贞观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37年被选入宫,时年14岁。太宗死时,她也才不过26岁。660年,受高宗的委托处理朝政。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660年实际控制唐王朝的大权开始,到704年81岁结束,她执政长达44年之久。
武则天执政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政绩,除了她自身的治国才能以外,最重要的是她善于运用手段拉拢人心。可能身为女人,对于服饰有天生的敏感,她实施了一些利用服饰来拉拢大臣的举措。
古时候男子的帽子一是有等级之分。一般来说,贵族男子都戴冠,而平民只能戴巾。但是到武则天的时候,她反其道而行之,让内府特制了一种叫做“武家诸王样”的头巾,赏赐给那些归顺于她的宠臣。
除此而外,她还命令内府制作了一种新式的绣袍。在袍服上加绣不同的纹样,以区分文武官员品级。文官的袍服绣禽,武官的袍服绣兽。这种新式的绣袍,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款新式官服,明清时期的“补子”就是在这种绣袍纹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