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糟糕变成习以为常
下班路上,姐姐给我打电话聊起了今天的英语默写成绩---A!虽然班级里有13个同学A+。但是她的A已经让我和她欣喜半天了,我们又在电话当中分析了错了哪些,怎样写可以避免错误。
翻开姐姐前面五次的默写,每次能写对的都是寥寥无几,默写等级都在C和D当中徘徊。每次我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会问她是否搞明白了,她说搞明白了,我就默默给她签上名。在我看来她也还是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孩子,她应该会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搞明白的。
然而到了第五次她的默写本上还是哀鸿遍野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了,我有没有必要带她弄一弄。而时间恰好是清明假期,我是软硬皆施:既诱惑她假期可出游可火锅,又晓之以理---现在地基打不稳以后地动山摇,再加河东狮吼。最终是我们这几天每天我抄写中文一遍两遍,她默写英文一遍两遍,我批改分析,她或认真倾听或不屑一顾。
前面几次的默写和背诵,她在想偷偷瞄书和不情不愿当中写完,也有中间想不起来她或暴跳如雷或默默流泪。看着她痛苦的样子,我似乎是想放弃了:这样的孩子干嘛要一直逼她,现在不会,以后会慢慢会的。但是另一个声音在驳斥我:这点挫折孩子都受不了,这点耐心孩子都没有,你要一辈子当她的拐杖吗?以后会是哪个以后,曾经一二年级的也不见得现在就会了。盖楼不打地基,墙塌楼倒!溺爱不是爱!
练习了几次后,她觉得她都能对了,但是每次东错一点西错一点的,她看到我给她批改的仍然有一堆错误,不禁崩溃大哭。我告诉她我们现在就是在磨钝刀---刀子上的锈太重了,磨起来很费力,但是呢不能放弃,磨到后面会越磨越轻松越磨越锋利!
付出最终得到回报了,这次默写她跳过B直接拿到A。回到家中,姐姐是无比地高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她说一看就知道我这次下功夫了!妈妈你知道吗?我是第三个交上去的,我一看到默写内容就刷刷地开动,都不带犹豫的!
我问: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她傲娇地说:有什么好高兴的,我还以为我可以得到A+呢。
我问:那之前你得到C和D是啥感受? 她跟我说:你知道吗?要不是老师说我再考这么差,就要找我妈妈了,我也不会这样和你认真搞的。C和D得多了,我都习惯了,无所谓。
听了姐姐这样的话,我是既惊骇又庆幸。
惊骇我之前所信奉的理念--学校里的学习由她自主完成。
如果我一直认为学校里的学习应该由她配合老师主动学习,同时把错误的地方弄懂就万事大吉了。在她考C和D的情况下,就简单地询问两句并签字,她是不是会一直觉得取得糟糕的成绩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当孩子对糟糕的成绩习以为常,并敷衍地订正,那她势必会一直向谷底滑落,而她的老师在提醒她无效的情况下,是不是会表示放弃她? 现在想想有点后怕!
庆幸的是,我在老师给我发出谈话之前,我先带孩子学习了起来。我们用一遍一遍反复的练习,换回了喜悦的成果。这只是小小的、蚊子腿般的成就,但是老师看出了她在努力,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同时她也看出了自己可以跳出C、D圈,可以走向A。原来习以为常的不仅仅是C和D,还可以是A,甚至可以是A+。
姐姐虽然有个和我一样高的个头,但是毕竟也只是一个三年级的女生。作为妈妈的我,一定不能偷懒:适当施压,磨钝刀,让优秀成为孩子的一种品德,让她自信放光芒。
不要让孩子把糟糕变成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