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朋友圈的跳一跳,你真的会玩么?
最近微信小游戏“跳一跳”风靡一时,近日张小龙一句我的跳一跳在没有开外挂的前提下,分数可以达到6000分,更是将跳一跳的曝光度瞬间拉升。
虽然只是一款非常简单的小游戏,但其中却蕴含着很多新思想和新习惯的碰撞。
一、快生活 vs 慢下来
似乎在进入2010年之后,我们整个生活节奏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北上深一线城市,连路上的行人都是匆匆脚步。
快,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不仅是日常生活速度变快,在对个人要求、职业要求、生活要求上更是一字诀“快”。
仔细回想:
你有多久没有享受过一个安静的午后,静静坐在窗台前,什么都不做,只是享受午后的阳光明媚。这样的场景想起来,只感到,太慢了,太浪费时间了。
你有多久没有和好朋友、闺蜜吃一顿没有任何工作思考、没有任何生活吐槽的晚饭,全程只是在享受晚饭的美味,和享受和朋友呆在一起的时光。这样的场景想起来,似乎很久没有过。我们不是游离在各种工作交际圈中,每天为了生活而与不同的交际,虽然流连在大小饭局上,却似乎很久都不知道美味的食物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你有多久没有打开一本书,慢慢的品味书的味道。这样的场景想起来,总感觉,每次打开书的时候,总会有各种电话和各种打扰出现,不是被工作打断,就是被生活琐事打断,似乎一本书从一个月前摊开第一页,到一个月后仍旧停留在第二页。
我们太强调快了,我们的喜好也跟着变化很快,“快时尚”消费品的出现某种意义上迎合了大众越来越快的生活和越来越多变的喜好。
但似乎从2017年的某一天开始,慢下来的呼声越来越高。
慢下来!
找一个安静的午后,关闭手机,远离电脑,一个人坐在阳光明媚的窗台前,或是打开一本书,品味书的美妙,思考书的真谛;或是陪着孩子玩一下午的乐高游戏,享受与孩子陪伴的时光;或是一个人静静坐在窗台前,放空自己的思绪,让自己的思维飞扬。
慢,将所有的工作、生活节奏放慢,并不是去追求效率的低下,而是在认清内心最重要的事情之后,提高效率的同时,为自己腾挪出更多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想要快?
因为我们感觉时间不够用,我们觉得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要去处理。
在工作上,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有太多的客户要服务,有太多的交际要去应酬,似乎公司离开了你就无法运转了。
在生活上,我们有太多的书想看,我们有太多的电视剧想追,我们还需要腾出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还需要腾出与朋友保持联系的交往时间,我们更需要为自己腾出一些什么都不做的时间。
但实际上,有些事情你真的需要去做么?有些东西值得你花费时间去学习么?我们每个人都只有唯一的24小时,但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我们会想要去体验,想要去拥有,这其中,最想拥有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有些人的时间似乎很多,能干很多的事情。
首先,这些人的效率高是第一,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一小时内有些人能做两件事情,有些人却连一件事情都完不成。
其次,这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哪些需要自己去做,哪些可以寻求第三方来合作?这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方法。
因此,慢下来,不是降低效率,而是拨开迷茫,认清内心的道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二、碎片时间 vs 成片时间
自从手机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后,我们接触世界的信息量无形中放大了太多倍,我们低下头的时间也逐渐在增加。
过往,没有手机,我们可能有一下午的时间都可以安静的看一本书,不被打扰。现在,一个电话可能就打断我们所有的思绪和安排。
过往,没有手机,我们可能有一下午的时间都可以一个人思考,远离尘嚣。现在,随便刷一个微信可能就会出现另一个篇章。
时间被手机打成了碎片,针对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强调,我们能帮助你充分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
好比如,短视频,一两分钟的火山小视频,随时直播随时结束,正是利用了大家都有的碎片时间。
好比如,短音频,五分钟以内的书评、被切割成无数小片段的百家讲坛、两分钟交给你一个新知识等新型知识学习项目,也是为那些渴望学习但却已经被生活打乱到无法腾挪出成片时间的人们,一个利用无数小片段学习的机会。其实,这是一个现在非常好的学习需求切入点,却也是一种虚伪的踏实,正如《无问西东》中梅校长对吴岭澜所说,我们总是将自己埋在所谓的学习中,因为那会给我们一种虚拟的踏实,但实际上我们并未因此受益很多。
好比如,小游戏,现在火爆的跳一跳、消消乐,一两分钟的时间,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等地铁的时候,等公交的时候,工作之余休息的时候,等飞机的时间,各种零散的碎片时间,都可以被这样利用起来。
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无数的碎片时间所充斥,但我们主观上总是认为看清他的价值。由于是碎片时间,往往我们只能做一些即来即走的事情,比如小游戏、小音频、小视频,但实际上,如果你能将无数的碎片时间连在一起,何尝不是一个成片的时间。
碎片时间,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已无法打破它。那面对这样我们无法抗拒的趋势,我们唯有学会接受并改变自我。
我仍旧可以利用一天五个短的碎片时间,完成一个一个小时的成片阅读。因为手机为我们提供了无时无刻的便利。
因此,当趋势已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认清我们要走的路径,将碎片时间串联成成片时间。
三、随机 vs 一成不变
跳一跳这款小游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那个方块会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下一刻那个方块会出现在什么位置?这就是随机,这就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意味着无限可能。这就是生命最有意义和趣味的地方。我永远不知道我下一刻会走向哪里。
70年代,一成不变是主旋律,从进入国企工作的第一天,我就能知道我退休的那一天我将永远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意味着平稳、安逸,没有意外,没有冲突,却也乏善可陈。
90年代,追求刺激成为主旋律,人们选择离开一成不变的国企纷纷下海,面对变幻莫测的商海世界,没有人能告诉你下一刻,你会在哪里?
那么,为什么有人喜欢随机的人生?有人却喜欢一成不变的人生?
其实并非如此。
你的认知决定你看到的世界的模样。
作为一个享受一成不变的人来说,每天同样的上下班路线,他看到的只是起点和终点,毫无变化。
可作为一个享受随机的人来说,每天同样的上下班路线,他看到的是沿途过程的风景在变化。
我们的人生有绝对的一成不变或者绝对的不确定么?
其实也并非如此。
从长远来看,我们终将走向死亡,这是不变。但从短期来看,我们会经历不同的人生,会遇到不同模样的人,会交到不同的朋友,也会在不知道什么年龄看到死神的降临,这些都是变。
变,意味着未知,未知而恐惧,因而喜欢不变。但未知也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无限可能。
因此,认清自己想要走的路,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人生的终点都在那里,端看你想活成什么样的模样。
虽然这仅仅是一款简单的小游戏,可却蕴含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任何一款火爆的事物的出现,毫无疑问都是契合了当下人们最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