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观课3.31

2023-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欣_f816

第一节:《母鸡》第一课时  陶芹

齐读课题  读这节课的关注点

读老舍结束(夹杂母鸡的叫声)

母鸡进课堂,什么感觉?

任务一:初读感知  梳理框架

1.读一读

2.找一找

3.议一议

4.说一说

因为“摘选原句”,所以母鸡的——很讨厌。

小结:借助多个事例,可以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任务二:关注事例  读中悟情

读好这几句话。

1.

2.

理解词语: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任务三:聚焦表达 关注写法

小结:持续观察,可以写清楚动物的特点

任务四:迁移运用 感悟形象

读一读:默读5--8自然段,快速概括写了哪些事例。

例子:5.时刻保证安全

总结:

第二节:《母鸡》第二课时  王琴玉

任务一:复习巩固 及时检测

学习提示:限时作业,书写工整,对照答案,自主修订

任务二:捕捉感动细节,体会用词严谨

学习提示:品读5--8自然段,圈画出表现细节的词句。想象画面,在文字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

学生批注。

老师分享自己的批注。

找学生看老师的批注替老师汇报。

学生再看自己的批注,想想怎么汇报。

学生汇报。

ppt出示:有人评价老舍先生是特别擅长用动词来汇报细节的。

关注动词,学生批注。

学生汇报交流。

任务三:对比阅读,发现写作奥秘

讨论交流:《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填写学习单

汇报学习单

《猫》是明褒暗贬

那《母鸡》呢?对比阅读

师生对比朗读,发现奥秘。

左边我一向讨厌母鸡,右边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引出先抑后扬

老舍为什么会关注成为母亲的母鸡呢?

ppt显示:老舍写自己母亲的文字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第三节:《古诗三首》黄爱琴

复习《马诗》

任务一:走近古诗,了解特点

活动1:读古诗,知诗意

要求:自读古诗,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活动二:品读诗句,同桌交流:这是怎样的石灰,又是怎样的竹石?

交流汇报:这是怎样的石灰?

这是怎样的竹石?

任务二:走近诗人,品悟志向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联系诗句,说说这两首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任务三:拓展认知,明确志向

活动1:链接拓展,读懂古人的志向

活动2:迁移运用,明确少年心中之志

咏物诗一组:

《石灰吟》是写的石灰的锻造过程

《竹石》是写长在石缝里的竹子的生长过程

《马诗》是可以在战场上奔腾的战马

咏物诗第一要关注事物本身和别的事物不一样的特点(如石灰的千锤万凿,腊梅的凌寒独开)

第二要关注事物的特点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共通之处。

由物及人,先立足“物”特有的特点,从文本获得,勾连生活获得,再找到此物和诗人经历的共通之处,诗人的经历借助资料获得。因为诗人的经历诗句里没有,可借助资料获得。本单元的人物经历都是要通过补充拓展资料获得。

      诗人看到事物的特点想到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我们也可以借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

            人独有的经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