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美]艾里希•弗罗姆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摘抄
三个金句
1、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点评: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那样和婴儿没什么区别。在社会中,人就要与他人产生链接,产生交往。要获得别人的理解、认可、鼓励、赞赏和爱。这比孤独以及单向的索取更重要。
2、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点评:父爱是有条件的,也是代表了思想、秩序、纪律等事物的。只一点与母爱完全不同。
3、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点评:这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同时兼具博爱和情感,与理智与判断。
三个段落
1、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似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2、 “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母爱。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他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思·韦伯提到了的或者荣格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无条件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去的爱常常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3、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有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是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的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对这篇文章的拆解:
分享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美]艾里希•弗罗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