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之外:闲居
人这辈子在外行走的时间属于少数,大多数时间则是闲居在家,尤其是退休之后,人离开了生活的中心舞台,居家更是常态。可是,闲居在家能够做些什么呢?除了油盐酱醋茶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扣人心弦呢?我不断地问自己,可是心里想的、做的总是与实际的生活不相融,一些想法还无法证实。
比如阅读。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强迫自己阅读,以为这样强迫自己就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其实这是装点门面的伪行为,到老也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年轻时手不释卷是为了吸行姑娘的目光,为得到姑娘们的青睐故作的姿态,假得不行。当然,也有非常用功的时候,那是工作中遇到难题,得翻阅大量资料,那时忘了姑娘们的眼光,只想到如何解决手中的难题,早一点交差。比如几年前进入BIM行业,试图用数字化技术解决水利工程中的问题,把传统的工程管理提升到智能化的水平。于是自己买了大量的书籍,熬更守夜地阅读、建模,将模型用到工程施工管理中。此时的阅读是为了钱,就不是姑娘们的眼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已经沉静下来,以为这时的阅读可以进心了。其实不然,阅读依然是装点门面的行为,因为出门去混社会,没有文化是上不了台面的。坐上椅子,你得说出坐上椅子的理由,比如喝茶,你坐上椅子不会茶文化,说不出茶的道道,你便是牛饮,属于耕田种地的。坐上桌子吃饭,你得懂官场文化,懂得商业文化,政治时局、天下大事、股市行情、商业信息,你不知道个一二,你就别想在桌子上得到别人的尊重,更是交不到朋友,交上了也只是些酒肉朋友,解决不了人生大事。当然也有些刺头,读点书虽然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可是与装点门面也没有多大区别,他读点书就要与人争个长短,说个是非,来个不死不休的样子,还美其名曰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我说来,读书是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有了进心的学问,还需要表现吗?生活中自然地就会流露出自己的秉性,学问也就率性而呈现。所以说,读书读得怎样,还真不好逻辑实证。
闲居可以做的事很多,打太极拳是闲居项目之一。我打太极拳可以追溯到2010年底,由于受痛风困扰,每年要进医院多趟,治疗痛风引起的膝盖肿胀。我自己估计打太极拳可能会缓解痛风发作,于是试着学学太极拳,看看真的是否有此功效。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太极拳教学视频,在网购上也买了些太极拳教学光碟,十多年下来,还真学会了几套拳路和太极剑,玩得也有板有眼。果真,练习太极拳后几年,膝盖肿胀的毛病减少了很多,到现在几年才发病一次。
太极拳练习在我来说只是养生,未得到所谓的太极真传。既然习的是养生太极拳,自然就没有了搏击的功能,因此就不能说自己的练习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武术。养生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黄帝内经》着重讲的就是养生术,也就是治未病,其中包含的关于生命的学问奥妙无穷,值得细读。所以,如果把《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结合到养生太极拳中去,也是件不错的事。比如《黄帝内经》中讲到,人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起居饮食,在四季的变化中保养自己的五脏六腑,在练养生太极拳时,也就要遵循这个规律,让自己的身体与四时和其序。
遗憾的是,我最近发现,练太极拳让自己的膝关节产生了麻痹,几套拳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膝关节就不灵活了,比较僵硬,还有些疼痛,行走困难。然后休息几天,这种麻木僵硬的状态就消失了,疼痛也随之消失。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到医院问诊。我不知道是医生平庸,还是我没说清楚,他看了看我的手和膝盖,也没有用手摸摸,仔细观察,只是问了我一些情况就说,你是痛风。结论一下,就开始处方开药。我无语,从诊室出来,把处方往垃圾桶里一甩,就出了医院。没法,只好放弃自己练习了十三年的太极拳。
我不属于苦读深思,笔耕不辍的人,更多时候我喜欢玩,喜欢闲云野鹤,虽然写了几本书,那也是玩耍之后偶尔写写得来。可是闲居时间太多,有意思的闲居项目都与我无缘,应该怎么办?前些日子跟着朋友外出玩了几天,收获颇丰。是不是可以依样画葫芦,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正如开篇说,行走在我们的生活中属于少数时间,特别是人老了,行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我以为,闲居,饭后走走路,平时翻翻书,偶尔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身体和时间允许,与朋友自远方一玩,也是大道,不必在乎那许多的生命的意义,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即可。
人生随缘,告诉自己别“苦集灭道”,做本末倒置的事,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