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苴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4人
大禹昆仑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零四:苴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记载了一种植物: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轱之山。其上多杻、橿,多苴。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善驶駚[分/牛],食者不风。
其中这个“苴”是什么植物?
根据我破解的山海经“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苴”,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苴”的外形特征取自“苴”字金文象形图形。“苴”字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3096/0ef34e13dd0c9a11.png)
对“苴”字金文象形图形分析后得到如下图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3096/335a704531e24c33.jpg)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的地理范围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陆,见我的《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等系列文章。
根据上述破解的“苴”字金文象形图形,在非洲大陆寻找符合特征的树木。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确定非洲著名的猴面包树就是要破解的“苴”。见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3096/56a868c8c0ad6b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3096/7b988750e9d610b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