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感决定你的存在感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xu燕燕

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在生存的环境中会产生很多的情绪,情绪是潜意识的表达,取决于底层的操作系统,我认为底层操作系统就是个人认知。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并且版本号还不一样。就像有的人笑点低,有的人笑点高,准确点说笑点值不同。

满足感,是一个人的需求被满足之后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称之为“愉悦”。比如,我们在使用苹果机时,它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清晰的画质,让我们感到非常的舒适;我们在安静的环境里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们感到很舒适。所有这些舒适的感觉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爽”,是你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

举一个例子,就会非常清晰地解释了“愉悦”和“爽”的区别:

我们都玩过俄罗斯方块,游戏过程中,我们堆完一排方块,它就会随着音乐声消失掉一排,每消失一排,我们都会感觉到愉悦。如果方块已经堆得好高,忽然来了一排方块,填补了好几排的空隙,这堆得好高的方块一下消失掉好几排,那时你的心情就不是“愉悦”了,而是“爽”。

再举个例子,在炎热的夏天,你在外面活动了好久,又热又渴,这个时候来上一瓶冰镇的汽水,那感觉就是“爽”。

这种例子有很多,比如微信抢红包的时候,好几次没有机会抢到,忽然抢到了一次,哪怕是一分钱,那都是爱啊!

“不爽”,就是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你在看电视剧,看得正带劲,突然来了个广告,当时就觉得很扫兴,感觉非常不爽。所以腾讯、优酷等视频端推出了VIP会员免广告的业务。当然了,现在大部分都会员了,广告还是不断。

一个人在自己的需求没有满足的状态下,出于生物的本能,他都会去努力把这种满足感找回来。

我们工作中大部分人遇到PPT会很痛苦,讲PPT很痛苦,做PPT更痛苦,但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乐此不疲,为什么?

有的人在生活中不喜欢打扫卫生,但是有的人一天打扫三遍,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意思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并且这一万小时是不断地有效学习。

什么动力会让你坚持一万小时,什么动力让你乐此不疲地要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不管是要发财致富,还是成为业界领袖,都是为了自己的满足感。

我个人认为,满足感跟自己的存在感相一致,存在感又取决于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三观取决于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并且随着底层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你的存在感也会不断地变化,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