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

2022-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伴夏_aacd

站在巴厘岛的天空之门,面对着苍茫的大海,迎着海风,感觉自然的空灵与纯粹。

俯视马尔代夫的“荧光海滩”,浮游生物泛着荧光,与海浪、星空交相辉映。

漫步塞内加尔的玫瑰湖,金色沙滩将碧蓝色的海水与粉红色的湖水分隔开来,海是浪花,湖是盐晶,令人沉醉。

地球之美,美不胜收。

01、原生态的地球

曾经的非洲大平原广袤苍茫,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你会看到100万头角马、25万匹斑马、50万只瞪羚。

从非洲大草原越过地平线失去了踪影。

雨林那绿色充盈的深处,高耸入云的巨树高达40米,粗大的树枝四外伸展,抢夺阳光。

到处都是数不胜数的无脊椎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它们吃种子、啃树皮、吸树汁、舐花蜜、叼果子,咬叶子。

黄蜂藏在细小的无花果里,蓟马卷在花瓣里,蝌蚪在粉囊里游泳。

生活是那么奇妙迷人。

02、种植后的地球

人类文明从改变生存方式,种植庄稼开始。

我们建墙保护植物不受风吹,我们栽树给牲畜遮阴,我们用牲畜的粪便给草场施肥。

我们修建运河以确保庄稼在干旱时能够有水继续生长。

我们除草,使庄稼在成长中没有其他物种的竞争,能获得所需的所有氮、水和阳光。

我们养殖,吃草的动物不再需要提防掠食者的攻击或为了求偶而打斗。

动物温顺听话,谷粒、水果和块茎越长越大。

人类作为物种本身也在变化,起初是被大自然塑造。

渐渐变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塑造其他物种。

现阶段,人类占所有哺乳动物总数的1/3。

另外有60%是人类蓄养的产肉动物。

而其他动物,从老鼠到鲸鱼,只占4%。

02、万物依存的世界

以草原为例:食草动物需要草,草也同样需要食草动物;

没有动物的啃食,草长不了这么茂盛。

草经过进化,受得住100万张嘴的大啃大嚼。

动物的牙齿把草叶啃掉,草就利用地下根系储藏的养分重新成长。

动物的蹄子刨开泥土,植物的种子就会播撒在里面,下一代的草就扎了根。

食草动物所到之处,草被吃了个精光,但是这是草的生命周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草原上没有动物,草场就会退化。

碳排放量增加,海冰融化,适合海象休息的地点寥寥可数,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休息,稍有不慎就会从悬崖上翻滚下来。

生态系统虽然交织密切,但并不坚固强大。

哪怕是小小的打击,若是击中了薄弱环节,整个系统就会被打翻。

我们很难想象,人类这一物种有朝一日会有力量威胁到整个地球。

03,开发对地球的影响

人类的盲目开发,荒野由1937年的66%,降到1997年的46%,碳排放量越来越大。

人们享用着砍伐森林的双重利益。

伐木能够获利,清林垦田又能再次获利。

大片森林被快速摧毁。

人类面临着地球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

宝贵的森林面积越来越少,令人扼腕痛惜。

欧美大陆的卫星图像显示,大片耕地包围着一小块一小块的深绿色森林,如同一个个孤岛。

雨林同样未能幸免,世界上一半的雨林已经消失。

排列整齐的棕榈园一片绿意盎然,它摧毁了雨林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雨林消失,婆罗洲的红毛猩猩没有森林无法存活,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了2/3。

人类捕获鲸鱼,再也听不到成群结队的鲸鱼悠扬的小夜曲。

我们捕鱼的技能简直是跃升的,不亚于捕鲸和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以往我们划着舢板和独木舟捕鱼,

现在驾驶着能在海上游弋好几个月的渔船,在数英里长的洋面布下天罗地网,一次起网就能捕获数百吨鱼。

到20世纪末,人类消灭了全世界海洋中90%的大鱼。

04、人类对自然的关注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群大群的鹿在河谷和峡谷处长久驻足,啃食长在那里的灌木和小树苗。

1995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重新引进狼。狼来了以后,所有的鹿都吓跑了。

现在,它们频繁移动,不再在空阔处长时间停留。

没出6年,树长了回来,浓荫遮住了水面,鱼可以躲起来不被发现。

谷底和坡上长出了一丛丛大齿杨、柳树和三角叶杨。

林间鸟类、河狸和野牛数目大增。

狼群也猎杀郊狼,致使野兔和田鼠有所增多,于是狐狸、鼬和鹰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秋天到来后,熊还能大嚼长在树和灌木上的浆果,以前这些树和灌木得不到机会长出果实。

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关注循环经济。

希望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海里没有漂浮的塑料,没有泄漏的石油,工厂没有排出的毒烟。

回收的海洋塑料微粒,积聚起来建造海上农场。

改变资源使用方式,实现循环。

城市扩建公园、建设林荫大道。

绿化楼顶,种植爬墙藤蔓,张开臂膀欢迎大自然。

巴黎利用楼顶和墙面增加了100公顷的绿色空间。

中国正在城中的河边,建立湿地来吸收季节性的洪水。

伦敦计划把城里一半以上的地方变为自然空间。

生活更绿色、更健康、更贴近大自然。

新加坡锐意变身为花园中的城市。

自然世界的运作方式,是我们最该了解的、世间最重要的知识。

它是主导动物和植物生命的法则。

野生世界是有限的,需要保护。

人类坚持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持着平衡,地球会很乐意服务人类。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人类坚持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持着平衡,地球会很乐意服务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也是艰巨曲折的过程。我们要与各国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