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者🌻解读003
2018-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颖子如影随形
前一篇【有效管理者】解读中有谈到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时是否思考。(坊间也有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那我们的习惯思维是怎样的呢?如何让我们的思维真正看清现实?以帮助我们面对现实。接下来一起从观念的探讨开始吧

德鲁克先生工作(写书)有个习惯,首先看清和面对现实,然后找到正确观念和正确办法来应对。若前一段做得不好,不扎实,甚至是错误的,那后一段就是徒劳,因真正的现实早已发生变化,若还用习惯思维来解释、处理已经变化的现实,也就是试图为错误的问题找正确的答案。那怎么了解现实、看清现实呢

欧阳老师的“解读”介绍了日本精益管理讲求的“现场、现物、现实”三现主义。可事实依然常常事与愿违,问题出在哪儿呢

原来是“习惯思维”限制甚至妨碍了人们看清现实。为避免用过去的经验去判断未来的走势,结合下述的A、B、C三方面,或许对“习惯思维”有更多的认知


那究竟该怎么对待“习惯思维”呢?耳熟能详的【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先生有个做法——悬挂原来的假设。其好处也表现在以下A、B、C三方面

故,学习、应用德鲁克管理思想应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思维:若工作出现不好的问题,首先不要去“责人”,而是去“看事儿”(求于势而不责于人),试试打破一下“习惯思维”呢

有一种成长在路上,还有一种在书香。这两天打破常规,将两种方式结合也是别有一种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