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考研是这样的
考研是什么?
强力一击,荣登龙榜,然后就是无数个苦思冥想的悠悠岁月,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吧!
考研一定是相继的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又是前后衔接十分精准的。
考是什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字演变已然久历数千年,今天已经无法明了当年枯骨龟甲上的象形真义。我以现代人的目光去审视“考”字所蕴藏的一切,发现一撇一捺确实值得深思。
原来考研是这样的一个拄拐老人,头发蓬松,佝偻徐行,这是考字的表象。看到这里,我倏忽明白,原来东汉末年的曹操就已经有相当见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是考的演变延伸,出乎起外,入乎其中。
你看老人佝偻向前,步履蹒跚,他眼里看到的无非也是地面的星星点点,可他如此执着,一往无前,这正是在考验信念的力量和生命的智慧。放大到现代,又何尝不是如此,你执笔为戟,纸作沙场,眼里看到的并不是朗朗乾坤,只是满目乱草而已,这时候就会有人选择出局,选择放弃。
为什么?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考字所代表的是一个老人形象,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这对我们年轻人很有警示作用,年轻人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却也常常心浮气躁,难成大事。反而持成稳重,伏枥而食的人,只要志在千里,必然大器晚成。
那么考是什么呢?
它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拉锯战,首先你得志存高远,其次循序渐进,一城一地的得失,确实无关紧要。
原来考研是这样的考上之后就顺理成章的为研
那么研是什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研”字特别富于表象,只要你诚心足够,那么金石为开。很多人碌碌无为,总是抱怨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其实还是精诚不够。
研字最记恨功利之心,然而反观当代,功利之心的人不在少数。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无可厚非,但已然背离研字本心,这样的话就很难有所作为,因为精诚不至,金石难开。
施一公,在生命结构科学领域独领风骚,他之所以能够站在风口浪尖,如此卓尔不群,我认为他还是做到了诚。他曾有关知足常乐做过精彩绝伦的阐述。
他说“知足常乐,用于生活方面是对的,但是用于科研方面就有大问题。”
那么研,究竟是什么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只靠诚心诚意,显然不够。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自以为取得成功,然后知足常乐,以至功亏一篑。
总结下来,考研就是“考的时候持成稳重,志存高远,研的时候精诚所至,永不言弃。”
原来考研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