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70:刘安造反这件事,接受谁的影响很重要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言大帅

学习内容:

1,张骞回国。 当时途中出使月氏国途中,被匈奴俘虏,出发时带了100多人,回来时只剩下2人活着回来,走了13年。

2,卷第十九,汉纪卷十一(公元前124年——公元前119年,公6年)

公孙弘: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

卫青被拜为大将军

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共同谋反

【学以致用】

01,看历史,要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故事,不能只从一个片段去看,得多找一些材料或者信息才行,同时保持怀疑的心态,以及你自己决定最后选择启发什么

比如,分析公孙弘,

第1,这是司马光所写,那就要看看司马光的立场,价值观是什么了,道家,儒家,法家等等,不同的立场,记载下来的故事是不一样的。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一个是相对客观,一个是相对主观

第2,时间

为什么公孙弘被儒家学者所不耻? 为什么明明提前商量好的话,等到了老板那里,他却立马变卦,不管好坏,坚定地站在老板的立场。职场规矩看得透透的?

从时间上开,他现在都以及70岁左右的人了, 怎么说也得看破一些东西了

再往前推,从他的经历入手

他年轻时任职狱吏,因为无学识经常犯错而免职, 40岁了跟着老师学习《春秋公羊传》等儒家经典,还包括法家等等巨作

学的多了就能够用儒家理论来解释法家的道理

60多岁了举贤应征,被任命为博士。后面因为对于匈奴的事情上表达一些观点,意见,没有符合武帝的心意,被免职。 然后因为“晚年力学”,70岁的时候,再次被任命为博士, 接着因为学识深厚被拜为丞相,封侯。 80岁去世。

看他这段经历,走过的坑不少。更重要的是,多读书。

第3,晚年力学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

老话讲的: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反过来依旧有效: 学到老,才有活到老

昨天在知乎上有人问:读书没有经济价值产生,还读那么多书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意义了

所谓的命运,命是命,运是运

命是固定的,如同基因序列一样,生来已经确定,读书也不能改变基因

但是,读书是能够改变你命运最后的结局。 公孙弘就是这样的

40岁开始发奋读书, 60多岁了依旧读书,然后去举贤应征的时候,本来他是推辞的,后来还是去了,最后没想到又成为博士。

这就有意思。

说明,当你积累了足够深了之后,周围人的见识,阅历,经历,名声等等 都不如你了

读书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印象深刻的人物,曾国藩,就是典型例子 (唐浩明写的《曾国藩》里面有记载)

另外,明理的书籍,最好还是看看秦汉以前的书

《资治通鉴》我是第一次看,最近又结合学习《黄帝内经》 ,为了学习《黄帝内经》又去找关于历法的书籍, 而这些都在指向一个方向,以汉朝为基点,向上古寻求智慧

第4,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史记》,估计有一半的故事都是假的, 但是假的也值得看,有借鉴作用。 比如书上说了公孙弘这人生性猜疑,整了一些人,包括董仲舒,汲黯等人。

这就看我们愿意吸收什么, 比如,晚年力学这种学习态度就挺好的。 不管什么时候,多看书,挺好

02,说说刘安造反这件事

淮南王刘安,是刘邦的孙子,武帝的父辈,叔叔

或许有的人没有阅读过这段历史,不知道刘安,但是《淮南子》这本书可是鼎鼎大名,估计大部分人听到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撞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故事都来源于这本书

《淮南子》又叫《刘安子》,就是淮南王刘安以及他的门客集体编写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造反?前文提到过武帝的舅舅田蚡给他埋了一颗当皇帝的种子,他也算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居然相信了。不可思议

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门客的因素

战国四公子,都有养门客的习惯,一个个都把自己凌驾在国家之外,想来个国中之国。

哪怕刘安不想造反,下面的门客也得鼓动。不造反,他们怎么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成就,这都是人性。

造反在当时的情况,武帝压根不信自己的额叔叔会造反,哪来的实力与契机嘛,天下又不是混乱状态。 但偏偏刘安信了

造成这种侥幸和一厢情愿的心理,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身边的声音,身边人的影响

这就跟宣传一样的,文化宣传

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感官都在诠释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心心念念了

这个招数我们也常用,不过是正向的,是我们在做股权激励方案,在为公司树立企业文化的时候要为老板规划的,而不是用来做坏事的

所以,你身边是谁很重要

你选择听什么课,接受谁的影响很重要

不要说你不会受影响,意志坚定, 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条件满足了你受影响的那个临界点,一样会变

对小孩子来讲,孟母三迁,这可是圣人母亲教育圣人的方法,绝不仅仅是个故事听听就结束了

对创业来讲,选择合伙人,选择投资人,选择咨询教育机构,选择上下游合作者等等很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