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妻子允许丈夫纳妾

2023-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子心茶

“倘虑中馈乏人,纳婢可耳。”《罗刹海市》中,堂堂仙女,与丈夫分离时,同意他纳妾。纳婢置妾,在今天是不可取的,而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社会,却是大行其道。

纳妾基于一定的社会风气。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纳妾延续子嗣、扩大繁衍也就有了理由。另外,古有七出,第五条:妒!古人认为,妻子好妒,会“乱家”,妨碍丈夫纳妾,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批评妒的同时,赞扬“不妒”,女子为丈夫纳妾,是贤惠淑德的表现,会被传为“道德模范”。这种环境趋势下,妻子焉能不替丈夫纳妾?

但是,妻子为丈夫纳妾真的是自愿的吗?纳妾更多的是男性想要生育繁衍、满足欲望(色欲、性欲、炫耀欲)的行为。男权社会以男性需求为导向,一系列的律法和人情被制定出来。这种背景下,女子为丈夫纳妾,更倾向于男性意志的传承,非出自真心。

但是,不得不为之。女性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不得不依附男性,让自己活成男性的“传声筒”,也就没有意志可言。这是经济上的身不由己,可悲的是,部分女性还为帮丈夫谋福利沾沾自喜。

而医疗水平上,古代的避孕技术并不完善,再加上“多子多福”观念驱使下,“一年一生”“生育成群”的现象并不少。不说印度的泰姬19年为国王沙贾汗生了14个孩子,以至亏空过度就此玉陨。以明代归有光的母亲为例,《先妣事略》中记载,其母周氏16岁嫁人25岁去世,生了七次,几乎一年一次,对婢女诉说:“吾为多子苦。”为了避免生子,周氏每日喝一杯盛了两个田螺的水(江浙一带避孕土法),一饮而尽,却因此而哑,不久后与世长辞。可见,女子承担的生育任务和风险之大。

为了避免无后、降低风险,允许丈夫纳妾是方式之一。再者,妾氏不威胁自己地位,孩子还唤自己娘亲,有儿女、享美名,还能取悦丈夫,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是不那么理解仙女同意丈夫纳妾的。原因在于,地位、能力相差悬殊,女方理应有话事权。宰相房玄龄之妻卢氏,宁可喝下赏赐美人的唐太宗的毒酒,也不允丈夫纳妾。幸好此毒乃醋,才留下吃醋美名。大家都认为房玄龄身为宰相却惧内,不愧为好男人典范。但摊开来说,卢氏出身范阳大族,氏族的宰相和大官比比皆是,卢氏乃是下嫁,当然有话语权。而仙女和凡人,阶级差那么大,仍顺应人间的礼俗,就觉着膈应。但想想《聊斋志异》乃男性书写,自然带有个人和时代的局限,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