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方法 |写作:如何建立用户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9423/7fd05e07d630cceb.jpg)
见
关于写作这件事儿,如果想让人看得懂,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基本的写作思维:用户思维。
这跟授课之前你需要了解学员画像,授课时要始终从学员角度出发,是一样的道理。
一、建立用户思维,需要先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
学习了Spenser在得到上的精品课,我们了解到人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归纳为两点:
1、满足好奇心;
2、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
关于好奇心。每天都在刷手机的人们,其实就在体验好奇心在不断被激起,又不断被满足的过程,所以,当我们理解了读者的好奇心需要被满足之后,我们的文字就要去制造好奇了。
关于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我们发现一个社会人,会对他高度认同的观点、与他密切相关的话题感兴趣,甚至激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满足读者自我表达的需要,自我表达其实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读者需要表达自己,我们就要帮助读者去表达自己。因为人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太多关注自己,而太少关注别人。很多人写作,容易陷入自嗨的状态,只顾写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读者是否能接受。
想要跳出自嗨状态,就要:
寻找那些人性中共同的主题,或者人们生活经历里共同的话题;
或者创造一个让读者有代入感的形象,通过讲述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发读者共鸣,不管主人公是谁,读者最关心的是,你写的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二、建立用户思维,还需要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
碎片化时间里的手机屏阅读,是当下我们面对的最主流的阅读场景,在这样的阅读场景下,读者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耐心也更加稀缺。
要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这样做:
1、表达克制,切忌冗长
包括两个层面:措辞上的精炼贴切和结构上的紧凑干脆
2、尽量多给刺激点
写篇幅比较长的文章,需要时不时地抛出一个刺激点,增强读者的兴趣,减轻疲乏感。
在手机屏幕上,至少两屏就需要有一个刺激点出现。
如何制造刺激点?
故事刺激: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实现,一个故事刺激出现的地方,通常是情节发生转折的地方,当然,故事刺激也可能出现在开头,比如设置一个悬念。
金句刺激:总结提炼的特别精辟的那句话,它通常也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当读者把整篇内容忘了的时候,留在他脑海里的那几句话就是金句。
综上,要从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场景两个方面来建立用户思维。
感
学完这一小节课程,被一下子击中的点是自嗨状态的写作。
最开始加入007,朋友问我写作的目标是什么,我说自我表达,读者和写者都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本性,总是过于关注自己,而比较少关注别人,所以其实我们都是以己度人的,我们都活在自己看到、感受到的主观世界里。
记得写的第一篇文章主题是学习焦虑,朋友说严重满足了自恋需求,看看我们这些心理圈的人都是这么直白地用专业术语聊天的。
写了一年,发现慢慢从自我表达类过度到功能性文章,只是两者似乎有一点对立到无法融合的感觉,所以近段时间会有个困惑:如何既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又能帮助读者表达他自己呢?
这个问题,在如何跳出自嗨状态的两点建议里,找到了参考答案。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就是一个人如何很克制地去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场景呢?毕竟想要克服本性,并不容易,这就有点像是你自己杯子里只有半杯水,却要提供一杯水给别人一样难,所以尽管学了很多方法论,如果没有关注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只是强迫自己要如何满足外在,那是容易出问题的。
思
关于用户思维,让我想到了两个方面,也是同样道理:
1、心理咨询师是个非常需要以来访者需求为主的职业,甚至人本主义学派有一个疗法,就叫做“来访者中心疗法”,咨询的前几次基本都在收集资料、做来访者画像(我们叫“概念化”),之所以觉得跟心理咨询师聊天很舒服,是因为他们通常保持中立和客观态度,不评判、不打断,还原你眼中的“真相”,让你更了解自己、了解发生了什么。
治愈系的猫猫狗狗,之所以有治愈作用,就是因为它们是“不评判的倾听者”,喜欢评判也是很多人不太好改的特点,需要修炼。
2、项目经理,是个万金油,不是专家,却要什么都得懂一点,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有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然而在国内,其实最大的客户,是项目发起人和项目的各种相关方,很多项目的失败,来源于发起人的不支持和资源限制。
而想要建立用户思维,首先要跳出自嗨状态,要跳出自嗨状态,就要先学着适当满足自己,也寻求高质量关系的满足,而非一切需求都外求,所有外求的东西,都不稳定,别把你的自我建立在这么不稳定的东西上。
行
所以,问题就在于如何有策略地满足自己、了解自己和看见自己,然后才能向外看,看看到他人,看到用户,看到世界。
我自己的方法是设置对目标的奖励机制,也会在自己偶尔失控时不自责,继续坚持就好了。
当你能做到先把自己放在一边,自然能做到不评判式的倾听,也才能看到更客观多彩的世界。这需要多次尝试和修炼。
就像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是2019年的目标,我会先试运行一周体验一下,然后再做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