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收录专题

粗心与细心

2023-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楚中九歌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主题“粗心”)


(一)

粗心,其实是我们人类的初心。

刚出生的孩子,出于本能,只能嚎啕大哭,通过嚎啕大哭引来抚养者的注意,他把所有都交给了这个抚养者。

因为他是弱小的,没人为他负责,他就会无法生存下去,他弱小,他就有理。

没有任何一个大人会去指责一个没有行为能力的婴儿。有任何一个当妈妈的,会指责婴儿不会自己找奶喝吗?有任何一个妈妈会指责婴儿不会自己给自己换尿布,自己擦屁股,自己洗澡,甚至自己翻身吗?都不会。

因为知道孩子不会。归根结底的说就是,小孩他不能为自己的生存负责,为人父母是孩子的百分之百的监护人。

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慢慢的翻身了,会坐起来了,会走了,会说话了,会自己吃饭了,会自己脱裤子拉屎拉尿了。父母就开始对孩子有了责备。这种指责备和指责是因为孩子会了。

会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去做。比如小孩,他两岁的时候尿床,做妈妈的会耐心的教他,可当孩子五岁了,七岁了,八岁了还尿床,那大部分的妈妈都是指责,甚至是惩罚。

当然他尿床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有可能是心理性的。比如好多小孩因为怕黑,所以他就会一直忍着,然后尿床。除了耐心的引导,一定的惩罚是非常有效的。有的孩子受不了妈妈的责骂,觉得很羞耻,很难受,有的父母会打他会感觉到疼痛,所以孩子就会去寻求改变。

无论是自觉性的还是被动性的,孩子不再尿床都是基于在乎。如果在乎这件事情的后果,他就会去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做好。

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做好,但是却没有做好,我们就会说他粗心。就比如说我家女儿刚上学的时候经常是丢三落四。带出去的笔、橡皮等文具经常带不回来。水杯带出去也经常落在学校。如果出去玩带了水杯更是十之五六带不回来。每一次带不回来,少不了妈妈的一顿责骂。只能给她再买一个。后来杯子丢的多了,她妈妈就像是有点神经质,出门的每一个转场都要问女儿水杯拿了没有。这种提示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几乎每一次的提醒都可以很好的纠正错误。可偶尔几次没有提醒,还是把杯子给丢了。一气之下,她妈妈出门就不让带水杯或者其他的玩具。

我不是说这种处理的办法好与不好,最起码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没有什么很大改观。因为一点点的责骂,对孩子由粗心变细心的力度太小了。这种后果不足以让孩子做出改变。

而她妈妈因为无法忍受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毛病,只有不停的唠叨,加上行为上的帮助。这种唠叨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但是对一部分孩子却也非常有效。这种孩子肯定是非常不喜欢妈妈的唠叨,为了这种唠叨能够停止,他就两害取其轻,慢慢的改掉丢三落四的这个习惯。有的孩子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很敏感,很为别人着想,那就更进一步了。总之会有那么一个让他不能承受的原因,让他去做出改变。

(二)

当然,一个人是否细心,跟自身的秉性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较细心,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较粗心,很难改变。并不是说粗心就一定不好,细心就一定好。

我家大宝相对于小宝来说是更细心的一个。她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更加的慢条斯理。比如说她喜欢吃鸡爪、鸡翅,他可以很耐心的把肉吃掉,骨头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放在桌面上。嗑瓜子儿也磕得非常好。

而她妹妹则不然,她就不喜欢吃鸡爪、鸡翅这种要慢慢吐骨头的东西。我想她并不是不喜欢吃,只是没有这个耐心和细心慢慢的剔肉吐骨头而已。经常是吃两口就扔在了边上,她姐姐也不嫌弃她的口水,捡着她啃了一两口的鸡爪,继续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小宝就更不喜欢吃瓜子了,她喜欢吃的瓜子是那种瓜子皮有话梅味很重的西瓜籽儿。只放在嘴里一通的吮吸和咀嚼,然后吐出一嘴黏黏糊糊的渣渣。小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自个玩玩具,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给急哭了,而大宝则可以沉浸式的不停的摆弄,不急不躁。

后来上了幼儿园,小宝依然是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比她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随着慢慢长大,小宝变得更爱美起来。特别喜欢穿裙子,头发也喜欢扎的漂漂亮亮,非常看重别人对她的评价。就是那种很喜欢展示自己爱臭美的小姑娘。

小宝不想做的事是油盐不进的,任她妈妈是打是骂,都要犟到底。但她的软肋就是经不起夸奖。要是不想写字就是打她一顿,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后来我假装拿手机给她拍视频,说发给老师看。然后再夸一夸她写得好,写得快,才认真的写起来。后来确实是写的又好又快。

她妈妈说小的肯定是随我。这也得到了我妈妈的佐证。因为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急脾气,没有耐心去嗑瓜子,不想做的事情就丢三落四。而大宝的脾气随她妈妈。她妈妈从小就学习成绩好,做事比一般的同龄人更加的细心。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细心,那她做事一般比别人做的更好,就多少有一点完美主义,看不得别人粗心大意。

一个太粗心的人和一个太细心的人在一起可能是一场灾难。细心的人终日受不了粗心的人做事不利落,而粗心的人也受不了细心的人的指责和板板正正。

(三)

我可能天生也是一个粗心的小孩。可现在在别人看来,我还是一个比较细心稳重的人。别人交代的事情都会尽心尽力的做好。只有我父母和妻子知道,其实我也是一个急脾气,对于不上心的事情总是粗心大意。

如果可以随心所欲的话,我当然愿意做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无拘无束。

可随着长大,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来承担责任。很多事情容不得我粗心大意。

比如开车这件事儿,我交的学费就比我妻子交的学费多。这里说的学费不是指学车的学费,而是因为违反交规,被判罚的学费。

开车的第一年,我大概有1000多块的违章。每一次我交罚款的时候都痛心疾首,不断的暗示自己开车要小心,要注意。

最近我又有了两条违章。是在我回家的那个十字路口。有一个是压双实线,有一个是不在指定的车道右拐。这两个违章并不是因为我不懂,不小心。而是因为回家的那个路口,之前从来不会抓这种违章的行为。可以说我有无数次在那里压双实线和在直行的车道进行右拐。因为一直没有罚款,所以我几乎成了习惯。直到前些天,一次收到了这两条违章记录,罚了我300块钱。最近我非常注意在这个路口的行车。

我妻子天生就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也有可能是经常帮我处理违章,对这个惩罚心有余悸,所以后来她拿了驾照,几乎是没有任何的违章记录。

但是最终的结果,我们都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守法好公民。一个是自律性高的,一个是被惩罚怕了被动循规蹈矩。

有的人说自己是一个天生粗心的人,没有办法改正,我觉得不然。只是他的粗心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

假如说我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不在乎违章的那些罚款,那我可能会经常的压双黄线,经常的违停,经常的发生各种的违章。不就是罚钱吗?

就是为了整治有我这种想法的人,或者是真正有钱的人,所以在罚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积分制。一年只有12分,如果扣完了12分,驾照就会被吊销,就会失去开车的资格。有的人他很有钱,并不在意罚多少钱,但是他在意的是没有驾照。没有驾照不能开车,那多不方便。

总是有各种制度可以惩戒那些粗心的人,会让那些粗心的人感到痛,感到不可承受,就会由粗心变细心。

(四)

我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但在工作上却表现的非常谨慎和细心,甚至得到很多客户和合作者的认可。

但那是因为我付出过代价。刚开始进入这一行的时候,交过不少学费。

有因为量尺不细心而造成损失的。有因为跟客户沟通不细致产生误解,做错颜色造成损失的。甚至还有因为客户的粗心,没有提醒他,连带造成损失的。还有生产厂家不细心被连累的。种种的种种后果,让我不得不细心起来。

我不但自己要细心,还要监督别人不能粗心。因为在这个链条上,要想合作的又快又好。不仅自己不能粗心,还要别人也不能粗心,大家都认真细致,才能又快又好的让这件事情做好。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对别人或者合作商看起来有很严苛的要求。这倒会惹怒别人,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很麻烦的人。

就像我女儿一样,因为丢三落四,遭受妈妈的责骂和惩罚。她不会去反思自己,应该细心一点,而是本能的去责怪妈妈的态度不好,由此将这一个问题演变成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自己做好自己是基本的,而别人你只能善意的提醒。如果他能接受当然好,如果不能接受,那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会承担他那个环节因为粗心造成的后果。

我有一个合作的厂商,总是犯各种低级的错误。一气之下就跟他终止了合作。但是跟他们老板还是朋友。他告诉我,主要的问题出现在没有一个细致的设计师身上,导致他丢失了很多客户。所以他也换了几波设计师。后来终于招了一个资深的比较细致的设计师,出错率大大的减低了。出于信任,我又再次跟他们合作。果然出错率降低了很多,合作一直维持至今。

最后,归根结底的说,粗心就是我们人类的初心。相对来说,年轻人就更粗心。因为还有好多事情,他们没有承担过后果。或者有人为他们承担后果。慢慢的经历多了,自然而然的会细心起来。

但是粗心和细心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天生就容易细心,有的人要受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惩戒之后才会稍微好一点,不再那么粗心。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秉性选择不同的职业,细心的人可以做那些对细致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粗心的人可以做那些不需要在细节上有很大要求的工作。

而且粗心也不一定不好,细心也不一定就好。据我观察,粗心的人一般更加有钝感力,这种人相对来说更加的容易快乐。而天生细心的人,他们更加的敏感,因为太敏感,所以更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我们能辩证的去看待粗心与细心之间的关联,然后正确的去利用和引导。就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