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道学•国学•养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越控制越失控

2017-05-20  本文已影响475人  李姐有解药

原文

二十九章

将欲取【1】天下而为【2】之,吾见其不得已【3】。天下神器【4】,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5】或吹【6】;或强或羸【7】;或培或堕【8】。

是以圣人去甚【9】,去奢【10】,去泰【11】。

【注释】

1.取:治理。

2.为:有所作为,强力去做。

3.不得已:不可得,已为语气助词。

4.天下神器:天下指天下人;神器,器,物也,人为天下之神物。

5.歔:出气缓慢的样子。

6.吹:出气急促。

7.羸:瘦弱。

8.或培或堕:陈鼓应教授第二版校诂为“或载或隳”,第三版据帛书和范应元本改。培,自爱;堕,自伤、自毁。

9.甚:极端的。

10.奢:奢侈的。

11.泰:过度的、过分的。

今译: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进行控制。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加以控制的,一定会失去。

世人各具禀性,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健,有的羸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

所以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越控制,越失控

老子写这章,也许头脑中正浮现出统治者颐指气使、志得意满、以为天下任我行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在老子所处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比比皆是。所以老子毫不客气地说:君王们啊,不要以为天下尽在掌握,想咋整就咋整,依我老人家看,这是不行滴,是要出大问题滴,甚至是要垮台滴!

老子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很快就有不听老人言而吃了大亏的。

秦皇嬴政,可谓人中龙凤,也的确是雄才大略。然而“取天下而为之”,苛政虐民,焚书坑儒,穷兵黩武,埋下灾祸的种子;求仙梦想长生,却没活过50岁。看似江山永固的秦王朝,统治者无所顾虑的为所欲为,却不料人民不堪压迫揭杆而起, 整个也是个短命的朝代。所以老子说,“吾见其不得已”,不得,有无法达成的意思,也有不长久之意。

统治者的取天下而“为”,越“为”,越是政令繁苛,民不聊生。

孔子有一次和子路路过泰山,看到一名妇女在坟前悲伤的哭泣,几欲晕厥。孔子派子路上前探问,才知道当地虎患严重,妇女的父母、丈夫和孩子,全部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不解地问:“你们怎么不搬家啊?”

妇女抬起满脸泪痕的脸,怔怔地说:“搬?往哪里搬?要么是被暴政逼死,要么是被老虎吃掉。”

停了片刻,她一字一顿地说:“我宁可在这里被老虎吃掉,也不愿回到国君所管辖的地方,天天生不如死的活着!最少,这里有自由!”

这便是“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可见人祸,比天灾更让人民痛苦!可见为了自由,人民连死都不怕!想要用各种手段去控制和压榨人民,人民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逃出魔掌。

随着文明的进程,暴政致死可能已经鲜有所闻,但是控制,却无处不在。

从企业管理来看,不尊重人性,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和准则的管理早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知名企业富士康,曾经就是想把人当机器来控制,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狠狠地甩了自以为是的治理者几记响亮的耳光。

自由择业的时代,如果企业主给出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人员离职率特别是核心骨干的离职率,却高于行业平均,那可能就需要思量,是不是管理过度、控制过度了?

阿里巴巴创始人,同样是啃《老》一族的马云曾经说过:

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

马云说,心委屈了。心,怎么会委屈呢?因为不被理解?因为感到压抑?因为失去自由?因为价值没得到体现?究其原因,就是这个企业建立的氛围和文化,让心不自在、不舒服。

杉杉是一家小型私营快销企业的客服经理,工作勤奋努力,客户满意度也很高。可是杉杉最近却越来越不想上班,甚至早上想到要去上班就心里一紧,胃里面马上就翻腾想吐。原来,最近老板外出学习以后,兴冲冲在不到30个人的公司里上马了一套复杂的绩效考核系统,并有咨询顾问贴身跟进实施。各种KPI,各种精细的表格必须按时填写上报,每天工作日志不得少于500字,还有周报、月报、计划总结,各部门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两个月后,忍无可忍的杉杉提出了辞职,在她之前,两个部门经理已经相继离开.......

古有为避暴政宁对猛虎,今有心情不爽爷要走人,人类追求自由独立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越想管,越无人可管;越控制,越失去控制。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以无为的心态去为,就没有什么是管理不好的。

为无为,就是营造一个自由的氛围和环境。不要老想着控制别人,而是带着服务他人的心态,为员工营造(为)少有干扰(无为)的环境,为了“无为”去“为”,为不是任意发号施令。让人得以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以最自然最饱满最真朴的姿态,燃烧热情,发挥创造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天才还是废材,由你决定

接着,老子说,万物各具天性,不是整齐划一的,要尊重差异性。

明白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教育犹为重要。

作为家长,如果你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而是用世俗的眼光,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你家孩子的短板,再优秀的孩子,也会毁在你手里。

老家院子里有一个男孩,10岁,上小学4年级。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平衡和协调能力特别好,很小的时候滑滑板、骑自行车、开玩具电动车,前进、后退、急转弯,那叫一个顺溜,站在旁边的大人看他表演都忍不住叫好。男孩的母亲是一位要强的女性,对儿子期望很高,小学就送到寄宿学校,周末接回家。在家妈妈也管得很严, 妈妈信奉“男孩子不打不成器”,认为严加管教孩子才会成材。孩子摔破了碗,打!弄脏了新鞋子,打!丢了东西,打!考差了,还是打!渐渐的,孩子变得不爱说话,老师反应孩子作业经常不交,妈妈的办法也只有一个,更狠的打!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还三天两头生病。

我有一次曾经尝试着跟这位年轻的妈妈沟通,建议他让孩子放松一些。她无奈的叹气,说:“不敢放松啊,你不知道现在竞争压力有多大,他们班上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英语作文比赛一等奖;还有***,每次数学都是100分。我家儿子是慢性子,得逼着往前赶,要不然更不来气。再不努力,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唉,其实我也觉得好累,但是为了他我不能放松。”看她坚定又自信的表情,我知道我徒劳了。

上周末回家,经过男孩家门口,妈妈训斥儿子的声音正从屋里传出来:你一天就知道贪玩,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要是拿不到90分以上、数学拿不到95分以上,我就不要你了!哭,你还哭,信不信我打你.......

那严厉的没有一丝温情的声音,我听了都觉得不寒而栗。心中只有哀叹:可怜的孩子。

看看教育界一位传奇的女士是怎么做的。

她叫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更重要的,她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被《西方教育史》称为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蒙特梭利通过长期观察儿童的自发性学习行为发现: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更能够滋养好奇心和形成正向的性格特质。

由此,她主张为儿童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此举措可谓是意大利版的“为无为”

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接收 3—6 岁的贫苦儿童。她会把一个受尽欺凌胆怯怕生的孩子搂在怀里,告诉他,她多么喜欢男孩刻在墙上的画(男孩曾经因为在家里乱刻乱画而挨打);她会扶着一个缺乏自信孩子的肩膀,温和而坚定的说:“孩子,你一定会创造奇迹”。在她那里,很多的“不可以”都被允许。几年后,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

蒙台梭利说:只要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的显现出来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允许和容纳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任他们自由生长,大地才会勃勃生机美不胜收。你再怎么欣赏娇艳欲滴的玫瑰,如果地球上只有艳丽的玫瑰,失去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那将是一场怎样可怕的灾难?

修自己

最后,老子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讲的虽说是治世的方法,体现的却是管治者的修为。

内心宽广深邃、柔和宁静的人,处事得体自然,分寸拿捏恰当,懂得为他人留空间,不随意指手画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这样的人,对己对人都有充分的自信,内心真正强大无比,所以老子称其为“圣人”。

说到底,控制,就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害怕失控,拼命想要抓住。结果是,越想抓住,却失去得越快,就像手中的沙子。

管理者也好,为人父母也罢,何尝不是应该先修自己,让自己成长和强大。有了这分自信,就不会想要去控制别人,就有底气和魄力为他人留出更大的空间,造就更多的天才!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