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随笔(30)

昨天依然高温,早上出去在公园快走了一个来小时,出了一身的汗,却有一种浑身通透的爽快,好像身体里积攒的燥热被汗水带出去了大半一样。
然后一天没有再出门,时间就分给做家务、午睡、写字、画画了。
傍晚的时候,照顾公公吃了晚饭,他回卧室接着看电视。我和先生也简单吃了点东西,靠窗坐着,感觉窗外太阳的炙热,在慢慢减退。在屋内闷了一天,又想出去吹风了。
上午洗沙发垫的时候,就觉得入户门、厨房、两个卫生间门口的地垫该清洗了。地垫清洗起来很麻烦,需要摊在卫生间的地上,撒上洗衣液,用刷子使劲地刷,用水使劲地冲,完了把卫生间整得到处是水,再收拾卫生间。并且洗好后没地方控水,就先挂在卫生间或者阳台上,下面用盆子接着。每一次洗地垫,总觉得是一次大工程,可是隔一段时间还非得清洗一次。所以,上午虽然看着该洗了,还是偷懒了,想着再缓几天。
现在想趁着傍晚出去透透风,忽然就灵机一动,何不把脏了的地垫,带到河里去刷洗呢?重温多年前在河里洗衣服的快乐。
小时候,住在净肠河边,清澈的河水又宽又广,日夜不息地向远方流去,浅水处,小鱼小虾,清晰可见。那时候夏天最喜欢到河里去玩水了。大人不让小孩子自己去,就跟着洗衣服的祖母或者母亲。河边洗衣服的人们,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和说笑声,在空中飘荡,小孩子们在水边捉鱼捉虾,快乐极了。
长大以后也喜欢到河边洗衣服,坐在石头上,双脚伸进水中,任小鱼、小虾在脚边自在地畅游。现在那条河还在,只是水小了许多,河两岸建起了高高的河堤,岸边被改建成了河滨公园,在河里洗衣服是不可能的。
最近一次到位于城南的应河去,河中的堤坝上有人在洗床单。手起棒槌落,声音传了很远,让我觉得很亲切,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我把去河里刷地垫的想法和先生一说,先生极力赞同。于是我们带着脏地垫,带了洗衣液和刷子,骑电三轮车,向位于城南几公里处的应河驶去。
县城里许多人骑电动三轮车,比两轮的舒适,短距离比汽车方便,又便于停靠。所以老年人用它代步,年轻人用它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很多。
我们夫妻俩现在的情况是,女儿在外地工作,家中有老人要照顾,虽然老人目前尚能半自理,但离开的时间不能久,顶多一个多小时。总围在老人身边,一天中不免想出去透透气,开车去远点的地方不行,近了在县城内外稍远一点的公园、田野,又不是很方便。
一个多月前,忽然决定也买一辆电动三轮车,能跑得稍远一点,还不像骑两轮电动车那样要特别的防晒。谁知,买了这辆电动三轮车后,感觉实在太方便了,说上哪里,骑起来就走,我的幸福指数真的又提高好多。容易满足的人快乐多,一点也不假。
傍晚,县城里人多车多,也只用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我们便从城东来到了县城西南的应河边。
河边果然有洗衣服的人。在乱石纵横,青草相间的河道中间,河水被分割成一条条的小溪,或悄无声息,或欢快地唱着歌向下游奔去。已经有许多大人领着孩子,在这里玩耍、乘凉了。
小孩子拿着抄网,站在水中,捉小鱼、小虾和小螃蟹。有的甚至整个身子浸在水中,只露出一个小脑袋,愉快地向着坐在旁边石头上的妈妈笑。
我和先生或踩着水,或从这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在河道中间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把地垫铺在石块上,站在水中,一会儿,便把几块地垫清洗干净了。把它们晾在水草上,我们便在附近转悠,看孩子们戏水、看应河上有水、有草、有石的美丽风景。
当我们在草丛中发现了大片的野生薄荷时, 一抹欣喜,从心底荡起。
长在水边的薄荷,清新的绿色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纯粹的颜料涂抹而成的,那纤细的茎杆撑起对生的叶片,边缘的锯齿像是精心雕琢的花边。几束淡紫色的小花,安静地藏在茂密的绿叶丛中。凑近轻嗅,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一抹清凉,满溢自然的芬芳,微风拂过,惬意非常。
我摘下一片叶子,送入口中。当薄荷触碰舌尖,刹那间,清凉之感带着薄荷特有的香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刺激着每一个味蕾。那股清爽,汩汩流淌,细细品味,薄荷的清香萦绕不去,带着自然的纯粹,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舌尖与心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先生说,薄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薄荷中含有的薄荷脑、薄荷油等成分,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对蚊子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蚊子的嗅觉。
他连根拔了一把儿,说要种到我们储藏室门口的花坛里,那里藏着太多的蚊子,物业隔一段时间打一次药,根本治不了蚊子们。先生每次去储藏室,身上总要被叮几个大包,他被咬怕了。
但愿给这些可爱的薄荷搬了家,它们能逐渐适应环境,在那里安居乐业。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夜幕即将降临,我们收了地垫,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应河。在通往河边的小路上,更多的人,正在往应河边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