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神童”的故事,启发父母培养孩子的4个习惯
文 // 张涔汐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
先给大家讲一个“神童”魏永康的故事。
1983年魏永康出生,刚出生3个月,魏母开始对其进行识文断字教育,2岁多的魏永康就学会了1000多个汉字,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下,2岁多的魏永康就被称为“东方神童”。
在当地魏永康是妇孺皆知,大名人啊。
上学后魏永康连级跳,13岁考上湘潭大学,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但是后来问题暴露出来了,在中科院读书期间,魏永康因为无法长期生活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而被劝退。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惊讶,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快20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知识结构问题被劝退?
我们看看魏母对他从小如何教育的?
魏母一心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对魏永康进行包办式教育。
说白了就是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什么跟同学玩耍交流,做家务,做饭洗衣叠被子,这些一概不许碰。
魏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还刻意丑化女性,女孩子是妖精,是美女蛇,让其子看到女孩子躲得远远的。
魏永康在北京读书时,曾经有老师说:
冬天天冷了,魏永康穿着单衣都不知道添加衣服。
原生家庭包办应试教育,也导致他在上学期间根本不会社交也不去社交,不懂得为人处世,结果是被劝退了。
儿子被退学后,魏母痛定思痛,重新在给孩子补上自力更生生活自理,正常社交的家庭教育课。
其实魏母的极端应试教育也给所有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你的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高分还有何用?
家庭教育孩子从小,父母要培养他们哪些习惯和能力呢?
自己事儿自己做,生活自理习惯
现在有多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做家务呢?
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人围绕孩子转,结果孩子是大爷,爷爷奶奶是孙子。
极度的溺爱,把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窝囊废。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分享自己的孩子被婆婆宠坏了,孩子都7岁了,奶奶天天屁颠屁颠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着喂饭,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这个妈妈锻炼孩子洗自己的碗筷,结果这个奶奶开始数落妈妈,说孩子还小,怕磕着,碰着,扫个地奶奶爷爷都心疼。
这个妈妈为了训练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没少跟公婆发生矛盾。
惯子如杀子。
培根曾经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孩子的生活自理习惯从小培养不到位,这个孩子长大了养成等靠要的习惯。
学习成绩暂时放在旁边,至少这个人离开父母了能在社会上生存,这是最基本的能力吧。
普通家庭孩子小时候惯得有多狠,长大了过得就有多苦。
好言好语,说善言的习惯
我跟大家分享身边的一个故事。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这个同事到哪里都不受待见,原因就是嘴巴不好,社交障碍。
只要他一出现,你都听不到一句舒心的话,你要是跟他合作跑业务,太阳太大,他说天太热,没有太阳他说下雨天不好,见到谁都挑毛病,客户毛病,同事毛病,老板毛病,唯独就是他没毛病。
结果呢,这个同事被孤立起来,谁都不爱跟处处挑人毛病,处处抱怨的祥林嫂呆在一起工作。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际交往的“潜规则”。
这个潜规则就是每个人都喜欢听善言善语,口吐莲花的话,谁都讨厌不积口德的人。
作为父母,培养孩子从小说善言说善语,广结善缘,不恶口不粗口不怨人的语言习惯和语言修养,帮助孩子结交贵人。
勤俭节约的习惯
现在人生活水平高了,父母也开始飘了。
我曾经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水龙头的水啊哗啦啦的流向下水道,我赶紧拿着桶接着告知这个用水太浪费了。
朋友说:没事儿,水不值几个钱。
我回答:
不是钱的问题,是资源的问题,很多地方花钱也买不来干净的水。
物欲过重的时代,家家浪费粮食和用水,很多人没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了,父母都无法以身作则,孩子向谁学习勤俭节约的习惯?
别怪你几岁孩子拿着几百块到处买玩具,不知父母赚钱不容易,你没有教他勤俭节约啊。
也别怪你孩子铺张浪费,因为你没有教他如何勤俭节约啊。
教育是身教大于言教。
积累福报的习惯
现在的教育是攀比式教育,父母比豪宅豪车,女人比身材美貌,孩子比玩具名牌衣服和鞋子。
于是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复制父母的思想,及时享乐,日日攀比。
这样教育的弊端是孩子极度自私。
而父母过早让孩子贪图享乐,导致孩子可能一个童年就把一生的福报消掉一大半了。
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小孩儿小时候过得太享受了,长大了很难有作为,有些小孩儿小时候苦哈哈,父母教孩子多行善积德,这种孩子长大了反而前途无量。
兴旺800年的范家
典型例子家族兴旺几百年的范仲淹家族。
小时候范仲淹过得苦哈哈,从小学会行善积德,结果当了宰相,范家家族的教育就是多行善积德,结果家族昌盛800多年。
年轻的时候吃苦不叫苦,老来受苦才叫真苦。
因为一个人一生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享受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你的福报,如果小时候光享受,不积福,造完后半生就苦哈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要教会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给自己积累福报,惜福,积福,才能福报绵长。
教育并不是靠我爱孩子,我就能教育好孩子,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为什么既然爱孩子,却未教好孩子?
核心原因在于没有智慧。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父母的钱袋,而是父母的脑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4个教育习惯学到了,欢迎多多分享。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