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人生想法

朋友圈背后的故事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哟哦呦

无聊时在B站刷视频看见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视频,里面的内容是采访一些学生对于朋友圈设置朋友圈可见范围的看法

图片自:哔哩哔哩

朋友圈半年可见,人品好,很少遇见骗子。朋友圈常见的话,估计这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底下

来自网站:哔哩哔哩

朋友圈的花花世界在企鹅盛行腾讯爸爸的崛起,多年以后出现的鲜明字体“三天可见”“撤回”“对方正在输入……”等。看看微信朋友圈更新也早已停留在半年前。

有的人说在这两极分化,高房价,高消费,高生活成本,用尽力气,的还没有达到保暖温暖自己的世界,思淫欲的没时间。就别提什么朋友圈了。朋友圈三天可见,你看见的只有朋友圈的背景墙而已。

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发朋友圈了?是我们已经没有了倾诉的冲动还是没有了交流的欲望。

知乎上有一句话形容贴切:“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大部分的人的微信发展史:

不同的身份考虑的感受不同

从亲朋好友到同事上司,从抒发情绪的后花园变成社交江湖。从几个十几个最后几十个几百个人多了一些只有一面之缘的还有外卖微商甚至点赞之交,真正深交的人越来越少。

有的人可能会说可以设置朋友圈,当然甚至朋友圈甚至可见可能是个好东西,但是每当你斟字酌句疯狂捣鼓一张美照准备要还要考虑不能太颓、不能太秀、不能太激进、不能太矫情……在安排分组又要考虑这个人看见会不会误会,她会不会误会,那个人看了怎么怎么样……你最初想分享的心情早已消失。

很多人都喜欢删除从前发的朋友圈动态,因为每个人回头看当初的自己都觉得矫情而已幼稚,还有就是太在乎别人和大众的想法。

我们生而孤独,我们总是渴望被别人关注赞赏、懂得,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总是遭受误解和打击,而这些往往都是我们孤独的承受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