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一稼老师课程复盘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Lily爱分享

早上在zoom上了一个多小时的答疑课,收获很多。

1标签简洁、品质清晰

这个是我写作业时,很困惑的点。

想标签觉得自己脑洞不够,但是老师说需要简洁,不要加太多形容词,直接有重点就行。

品质太简洁的话,容易变成喊口号,描述细致一些可能更好。

比如,【极度自律】——是品质,也是大方向

不需要罗列具体事项,因为可能会变。比如本周喜欢打球,下周喜欢跑步。但是品质是大方向的内容,只要记住并要求自己去执行,就会离标签进一步。

2很容易给自己设定标准和过高期待值

比如【写畅想】

【必需】写畅想主要很流畅,是目前想到的就行。

【附加】是否泪流满面,这个跟性格有关。

【分析】看到其他姐妹说会流泪,觉得自己没有流泪不正常,觉得自己不够好。但这些附加的东西,我们却以为是必需项。

有些问题,也有表达类似观点。特别是和别人比较后,觉得自己不够好。就会陷入自我批判,觉得别人的80分才是对的,谁知道老师只要求必须项,60分就合格。往上,只是锦上添花,但不影响整体。

3100%相信 VS 100%行动

有姐妹提问,十年畅想太美好。自己都不敢相信,觉得是做梦。

但一稼老师是这么说的:

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可以写进去,因为那是你想要的。

100%相信,不太可能。

一点点相信就可以开始,但过程中要采取100%行动,不断向目标靠近。

因为【结果只为行动负责】

这段听完,整个人被shock到。真的!!!

我可以说,从来没有人这么清晰告诉我吗?

很多人,停留在一开始,问东问西,思来想去,最后却不行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继续停留在起点。

有些人,报着一点点相信,就不断去尝试,最终反而成功了。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肯尼迪总统JFK要NASA,把人送上月球;NASA说老大,这个做不到呀。但是大家都知道结果,最终成功啦。

这个例子,确实说的很对。就像群里有一个姐妹评价,要敢于向宇宙下订单。或许真的能变成上月球的人呢?为什么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可以上宇宙,有一些人只能蝼蚁般生活呢?

还有马云、小扎都是很好的例子。

4期待值和努力

一稼老师说:“期待值更需要耐心,如果觉得努力一步没什么用的话,不是放弃。而是应该换一个再试,一直到试到成功为止。”

这个说法,修正了很多行动的误区。这个也是牛人们说的成长曲线,在第一个阶段,肯定是又笨拙又痛苦,很多人熬不下去。但是不坚持,又如何度过缓慢发展期,进入高原期,享受高原期带来的各种好处呢?

听的越多,发现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区别在于,牛人们都会融会贯通,我只会惊叹“这个我听过”,听完然后呢?不去行动,不去变成自己的道理,那就是“道理我都懂,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活生生例子。

5贡献的大小

其中有一题,是写贡献。有一些小伙伴想不出,或者只能简单两句,要好好做公益。

一稼老师说,“使命埋得很深,未必和社会贡献联系在一起。有时就是家人过得更好,也算的。”

贡献还会和事业、家庭等产生交叉,所以不需要把贡献想的特别宏大。能想到啥就写啥,暂时没有也可以少写或不写。

还有【找使命】这件事,不用着急。一稼老师也花了好几年才真正找到。

6信任度和准时

昨晚,我几乎是踏点完成,给组长和同伴带来很多麻烦和时间成本。

今天听一稼老师讲完,更加觉得自己没做好。

“准时,比迟到30分钟好多了”。

这个背后的意义是【一个答应的事情没做到,既是不相信自己,别人也不会相信你】

现实中,信任度很有限,信任也非常重要,是否100%负责,是否高标准。这个看似小事,其实很容易吃闷亏。

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我还真的是听进去了。这是我的一个坏毛病,申请时就说了,昨天又犯了。一定要重视和改进。

7老师提问很犀利中point

一稼老师的提问很犀利,问的问题很中point。但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引导你说出心中的想法。会慢慢等待。

让我领略到一个咨询人的专业素养,非常值得学习。这就是zoom提供的面对面的魔力,我能实时感受到老师的专业,提问的魅力。会给我一个非常好的榜样。靠近榜样,好好践行。

8十年畅想可以改吗?

老师说:GPS可以改,但是一定要有以终为始,带着你走。

她举过例子,很多前面的学员在2019年就完成10年畅想的50%-60%,当然是可以及时迭代。这种有目标的努力,太有魔力了。我要好好做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