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进度:
1、本月第2本,理财系列已读18本(年度计划24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36本;
3、2023年目前共计已阅读25本(计划50本)。
周五看完的这本书,也就是说,周二看完《门口的野蛮人》之后,三天翻完了这一本。这本也是买了好几年,看过开头发现不喜欢,就一直放到这周才看完。
所以嘛,制定一个目标较高的阅读计划,看起来又多了一个好处:把很久前买的书强迫性看了!
这本中短篇合集里,我比较对开篇的《十六岁的日记》和《伊豆的舞女》印象深刻一些,前者,是因为再次让我感觉到了和那本夏目漱石的《心》一样的细腻情感。
后者,则是因为作者写出了那种,对一个女孩的那种突然而来的情感之既渴望又含蓄收敛的应对,使我觉得这样的爱恋,很唯美。
其他篇就不怎么好看,甚至有很多页里,我完全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这,还一度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川端康成可是获过诺奖的人,我居然非常看不下去他的文字?!
但不喜欢终归就是不喜欢,也许是文化差异,也许是我还不够格,总之,这本书我看完,真正说的上喜欢的,也就是封面那几个大字所属的章节(伊豆的舞女)。
不过,也还是发现了有一些句子写得非常之妙,我最喜欢以下四段的第3段:吹动放牧的三百匹小马的耳朵,那画面感!好惬意~
列一下这四段句子吧——
1、樱树对寒冷非常敏感,樱叶彷佛想起来似的飘落下来,带着秋天隐约可闻的声音掠过了潮湿的土地,旋即又被风儿遗弃,静静地枯死了。
2、雨止,月亮出来了。雨水冲洗过的初夜,分外皎洁,银亮银亮的。
3、夏天的风从山上来,吹动放牧的三百匹小马的耳朵。
4、夜那静悄悄的重量,仿佛一声不响地压迫着大地。
这本书就当作是我完成任务去读掉的吧,所以,本来就没渴求过能收获些什么。再说了,书,但凡你认真读了,我认为就总会有些收获。
比起本书,我倒比较感兴趣这个作者,查了一下,居然在获了诺奖3年后吞煤气自杀了!是的,吞煤气,把煤气管子直接插进嘴巴里那种。
百度的内容里,有人讲说,川端康成是一个,出生后就开始走向死亡的人。
因为,他2岁丧父,3岁丧母,7岁奶奶过世,10岁的时候姐姐也走了,16岁时仅存的至亲爷爷也离开了他。后来,他还被人笑称为“葬礼名人”,亲戚甚至说他衣服都有股坟墓的味儿。
比起他悲凉的身世,他的感情更叫人惊讶,因为他先后爱过4个名为“千代”的女子。《伊豆的舞女》主角也是其中之一,最后一个千代还在婚礼前反悔。
这个命运,真是叫人不胜唏嘘。。。。。。
好在最终他还是成了家,也终于打破了“千代”魔咒,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还特意查了他后代的现状,发现没什么内容。
我一直在想,真的有那么凑巧,喜欢过四个“千代”吗?会否是刻意为之呢?或者数字错了?不过,想到我自己之前也能突然梦到前前男友婚礼的事,也就不觉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这个世界,有很多未知,也有很多已知,很多时候真不真假不假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前几天和人聊过关于”肉体消逝灵魂是否真会继续存在“这个话题,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当时的说法是,不管是否能够解释,都不能证明灵魂永存。
既然无法证明,那我就不接受它们的存在。对方答我:“平行世界”呢?
我回:“都不在我们这一世界,那还有什么在意的?”
我的意思是,我聊这个,前提就是灵魂是否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往小了说,一个人周边一百米,往大了说,就地球吧。
而至于平行世界,不能说不在地球,但那也要首先探讨是否真的存在平行世界吧?然后才轮到灵魂。
万一,平行世界有,但那边还在恐龙侏罗纪时代之前呢?
有人或许会说,恐龙也可以有灵魂啊!对啊,没错,这样的话,确实可以把次序掉转,还是回到是否有灵魂一说。
可是,大概我是不相信的吧,所以我倾向于“能量守恒定律”,即,物质消亡,就一切都不存在了。当然,连一片树叶枯萎后都还可以给母体供养,人消逝后,也许也可以给这个世界”充能“。
但,我还是不认可把这个“充能”,拟人化为“能量”。
有点扯远了,不过,对于川端康成的自杀,我觉得我还是认可某个视频解说的——
虽然他去世前一直对自杀持否定态度,认为自杀非一种自我救赎。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认为,他的自杀是为了获得“自我救赎”,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使命终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