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学习区块链研习社金马带你定投区块链

初识区块链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54人  任家李拉拉

先说个题外话,得到最近刚上新的武志红老师的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他第一讲“潜意识就是命运”中提到一个谈话技术

在短时间内,如果一个人把一句话说了三遍以上,我就会知道,这句话非常重要,我就会去和对方探讨,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作为普通的个体如何发现一些新兴的行业与机会,并在一开始就能够参与其中,分得一杯羹呢?可以借鉴上面的谈话技术,当我们每天在刷手机,看资讯的时候,如果频繁的看到某个你不认识但被火热传播的词语时,是否可以考虑了解研究一下这个词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它蕴藏着哪些价值与机会?


对于区块链,这个当今的“网红”词语,我并不陌生,从初次见到到开始认识它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想想多遗憾,如果两年前我就开始了解区块链,了解比特币,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句话说,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现在,而你的现在决定了你的未来。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还有以区块链技术为主导的时代,我相信普通个体对它们的态度决定了其是否可以立足其中。


对于区块链这些技术名词所代表的领域的学习总是让人望而生畏,大量专业的名词,真的应了一句话,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很难读的懂。对于一个刚接触的小白,我目前所学习到的关于区块链的东西还只是比较概念性的东西,偏重于理论层面,这里先总结一下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

一、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来源于英语“block chain”,顾名思义,block是块的意思,代表交易信息打包成的数据块,chain是按照顺序把block连接起来。区块链存储数据的结构是由网络上一个个存储区块组成的一根链条,每个区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网络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数据。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链会不断增长。


区块链的概念是于2008年在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提出。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并生成下一个区块。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 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分布式账本

二、区块链的原理机制?

知道了区块链的概念,其实还是很难再5分钟内清楚地解释什么是区块链,但就经验来说,一个词条的解释越晦涩和复杂,它可能就越基础关键,比如TCP/IP。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它的运作原理,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区块链这个概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区块链的工作机制举了例子


Jack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出国旅游后的第五天给你打了个电话,“XXX,我需要点钱,出国之后把身上的钱都花完了”


你回复:“我马上打过来”,然后挂了电话。


接着你又打电话给你的银行客户经理:“麻烦你马上从我的账户转1000美元给Jack。”


客户经理:“好的,明白。”


客户经理随后确认了你的账户是否有足够的余额。确认之后,客户经理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在银行系统中通过操作记录一条你转账给Jack的交易信息。


你打电话给Jack说你已经把1000美元转过去了。


回头再来看看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和Jack都信任那家银行来管理你们各自的财产。整个过程中实际并没有真实货币的物理流动。整个过程只涉及录入系统的两个账户即可。更准确地说,全程只需主动权属于该银行的两个账户就可以完成


在这样传统的货币体系中,问题就来了


交易双方的信任机制建立需要借助第三方。这种“中间人”的方式由来已久。那么你可能又要问了:“这种信任机制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在于除交易双方以外的“监督者”只是单个个体。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如果有人有意或无意地摧毁了某个人或某个第三方组织机构就可能足以引起社会混乱。

如果记录了某个交易的注册表遭遇火灾怎么办?

万一你的客户经理不小心划了1500美元到你朋友的账户怎么办?

如果他是故意这么做的呢?

世界上有没有无需借助银行就能帮助我们完成安全转账的系统?

答案是有,——那就是“区块链”。那这个分布式账本是如何运作的呢?


该方法得以实行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在交易时不依赖于第三方。只有这样,这一部分的人才能够自己掌控账本资料。


那么人数要达到多少才足够呢?我们假设有10个人愿意放弃银行或其它任何第三方机构。在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提下,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时刻掌握对方账户的一切信息和动态。


这个交易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带着纸和笔,准备记录下在这个系统中发生的每一笔交易。
假设,2号想给9号10美元。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2号大声地告诉每个人:“我要转10美元给9号。请大家都在自己的纸上记下来。”


然后每个人都检查确认2号是不是有10美元及以上的余额能够转给9。如2号余额足够,那么大家都在空白纸上记录下这笔交易。


这笔交易这样就算完成了。


除此之外,因为区块链包含特殊的奖励机制,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有资格获得奖励,所以当网络中出现交易广播的时候,参与者会争夺数据打包权,胜者把这段时间的交易数据打包到一个数据块,然后编号,其他人同步,并且获得系统给出的奖励。

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对区块链的原理认识: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录的机制,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和合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三、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旨在打造一个最“真实”、最“守则”的“天下无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信任”和“信用”会自动产生。


区块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

1. 去中心化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成员是不可替代的,基于上面说的原理,在发生交易信息时,记账者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总有人记账和打包。

但对于所谓的“去中心”,区块链从底层技术上讲确实试图移除信任中心,但这并不意味这运行于区块链上的业务是“无信任中心”的,更好的描述是”信任转移“,至少是转移到对”信网“的信任。

  2. 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到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3. 交易数据信息透明可查询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最后,关于区块链的学习才是刚刚开始,中间还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了解,比如说如何保证记录信息的统一,如何密封信息,背后的技术原理机制是什么样的,除了不懂的,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等待学习挖掘,但是,不管怎样,我已经踏上了区块链学习之路,这才是重要的,

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