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幸福是病,得治
我们的幸福感,很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的。——《拆除思维里的墙》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本来拿了五千块奖金,打算开心地和家人出去吃饭庆祝,结果听说原来处处不如自己的某人拿了一万块奖金,瞬间觉得自己的幸福不值一提,心里不是滋味。
幸福其实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感受,有人觉得坐在躺椅上晒太阳是幸福,有人觉得窝在被窝里睡觉是幸福,有人觉得读书是幸福,有人觉得打麻将是幸福……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的感受。
小时候,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力都是发自内心的,只要令自己快乐舒心的事物就会带来幸福,不论这些事物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力逐渐下降,经常深处幸福而不自知。
我们总是需要从别人的认可和羡慕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最后变成只要我所拥有的比你的更多、更好,那我就是幸福的,一旦我不如你,心里就会失衡,幸福感也急剧下降。
人从一出生就陷入了一场场“比较”。小时候比身高、比体重、比饭量、比学习成绩;成年了比学历、比工作、比工资、比职务;老了比财产、比活的岁数、比子孙后代的成就。
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你不和别人比,别人也会上杆子和你比,或者会有好事者拿你和别人比,除非你的一切超过了别人一大截,或者干脆啥都不行,前者属于别人比不起,后者属于别人不屑于相比。
其实比较这件事有它积极的方面,通过与别人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别,能够取长补短,促进个人成长;通过与自己比较,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更加接近理想中的自己,可以时刻调整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
但如果因为一次次的“比较”,导致我们迷失自我,丧失信心,越来越不幸福,最终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那我们大可不必去和他人比较,因为我就是我,他就是他,起点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何必自寻烦恼?
抓住幸福感的本质——它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己觉得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都不重要。
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较,别人的一切都归别人所有,与我无关,与我的幸福更无关。与别人比,即使“获胜了”,那也只是获得了短暂的满足,对别人来说没有影响,对自己来说意义也不大。
要多和曾经的自己去比较,争取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只要自己在进步,哪怕只是龟速前进,那也离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了一些。
肯定自己的进步就是体验自己的幸福。关注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努力靠近自己未来想拥有的一切,肯定自己所得到的,珍惜未来所拥有的。
不攀比的人生才会更加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