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发布2018年度公有链基础技术十强:高性能成为公链共同选择
互链脉搏按:2018年5月,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开启了全球公链技术评估,每月一期对公有链的基础技术、应用性、创新力进行综合评估,已经成为全球区块链公有链发展的参考指标之一。互链脉搏与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合作,成为每期名单的首发专业媒体,同时进行深入解读。2018年已经过去,赛迪区块链对公有链基础技术进行综合排名,选出10强。
技术是公有链创新与应用的核心。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在全球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区块链特别是公有链的整体技术成熟度得以持续不断的提升。但是,在确定的功能范围下,公有链技术创新仍然面临“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如何在性能、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实现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有链技术开发者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主流公有链如比特币、以太坊相继出现严重的网络堵塞,公有链的性能瓶颈逐步显现,在保证一定安全性的前提下,牺牲点去中心化以获取更高的性能正逐渐成为全球公有链技术开发的共同选择。
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基于技术创新及应用的视角,从基础技术、应用性和创新力三个方面对全球主流公有链进行评估,其中基础技术所占权重最大(占技术评估总指数的65%),主要考察公有链的技术实现水平,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以及去中心化。评估对象总数为34条全球知名公有链。
功能方面,以太坊的出现使得具有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可以以去中心的方式进行部署和执行,引领了区块链2.0的发展。从评估对象统计来看,44.1%的公有链仅可支持数字货币转账等基础功能,26.5%的公有链可提供数字资产存储、交易、分享等专项功能,29.4%的公有链支持图灵完备智能合约的开发,特别的,近两年新上线的新一代公有链普遍可支持图灵完备智能合约。此外,隐私保护也受到越来越多公有链技术团队的关注,混币、环签名、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公有链系统中,在评估对象中,有17.6%的公有链具备了隐私保护功能。
性能方面,TPS(每秒事务处理量 Transaction Per Second)是当前全球公有链项目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要想大幅提高公有链的TPS(单链单层条件下)难度依然很大,新一代公有链的典型代表EOS实测的最高TPS也仅有4000,与其宣称的百万尚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除比特币和以太坊外,其余公有链的链上数据TPS远远小于理论最高值,表明绝大多数公有链还很不活跃,在应用生态还未完善的情况下一味追求高TPS必要性不大。根据对评估对象的统计,平均实际链上数据TPS中位数仅为0.1,实际TPS>1(即平均每天事务处理量超过86400)的公有链仅占29.4%。此外,为了满足基于公有链应用的实际需求,较短的出块间隔、较快的确认速度、低廉的交易费用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统计,评估对象中平均出块时间为109s(出块效率最高的为EOS 0.5s/block),平均交易成本为0.17元(2018年12月数据)。
去中心化方面,一般而言,去中心化是公有链系统实现的第一原则,但要做到完全的、绝对的去中心化难度极大。特别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大多数新一代的公有链都只能算作不完全去中心化,甚至属于偏中心化类型。根据对评估对象的统计,任何人都可均等参与记账竞争的完全去中心化公有链(共识机制以PoW、PoS和PoW+PoS为主)占比为47.1%,有约20.6%的公有链属于偏中心化。
安全性方面,从理论层面来看,公有链的安全性可以从基础架构、共识算法、签名算法、代码质量等方面展开。尽管安全是公有链发展和应用最重要的前提,但要做出重大的技术创新,仍然面临不少的挑战。当前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包括引入随机机制的共识算法、抗量子签名算法等。
根据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第1-8期)基础技术分项得分均值,经专家顾问审核,确定了赛迪2018年度公有链基础技术十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分别如下:
据悉,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工作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的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组织实施,自2018年5月起,评估结果按月发布,2018年共发布8期评估指数。
本文为【互链脉搏】首发,原文链接: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7254,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