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喜,余智多思,不能安宁。什么意思呢?擅长人事又觉得自己才学过人的人,是不甘于人下的。他们的出现总是愿意钻规则的漏洞,总是愿意胡作非为。因为他们明白,规则只不过是又一群平凡的人定的罢了,他们或者生的早,或者家里有人脉,又或者血脉强劲。
所以啊,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带领人民有多伟大。你的智慧可能没有你的下属高,你的能力未必有你的下属强,但是你怎么把他们收于治下。这是你要掌握的东西。
不过分强调人才的作用,让你手下的人不会因为过分追求权利,而相互争斗。比如说庞涓和孙膑,才智这种东西,能解决问题,同样也会让人争斗不断,如果是贤才就得提拔,那让收下出力气的如何?如果给干的最多的赏赐,其他也尽力工作的人是否也心生怨怼。
不要太注重珍珠宝器,你过得是人生,你要的实际上是统治权,不是这些恶心人的特权。虽说,特权是你想拥有统治权的目的,特权多了,会让老实肯干的人愤怒,因为你这是在用你指定的规则薅羊毛。
不要让人对你的地位有非分之想,就不要过得过于安逸。不要过分享受你身居高位而带来的享受,免得让人找机会取代你。有这个身份,还不如干点实事,多长点见识。
所以啊,真正会管理人的圣人得咋做呢?平时自己不要强调自己有什么特权,自己如何功盖洪荒,天下独尊。你还不如让手下的人吃饱喝足,享受平淡的日子,灭了他们造反的心,让他们身心健康,不用去因为资费而最终病死。你让老百姓明白过来,你的一切他们也可以拥有,你的特权他们也可以享受,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那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这样,就是那些活的明白的,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因为没人愿意放着平稳安定的日子不过,陪你造反。天下不就稳定了。
所以啊,承大位者,不强调自己的功绩,因为这是你为了自己超然地位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