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作业)茂林八景

2022-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河滨散人

俞氏乃观山嘴之望族,据其宗谱记载,在现在的观山、长丰的一带,曾有过八大风景点,称为“茂林八景”——排山耸翠、茂林牧笛、平坂晚烟、施氏古亭、屋后名墩、麻王旧址、湖边古井、远塞渔歌。

民国丁亥年(1948年),俞学渊重绘“茂林阳宅图”,并撰写了“茂林八景诗”。据此手绘地图可以看出,所有景点均在“省殷路”以南(当时的省殷路可能是一条省级官道,因手头缺少资料,无法考证,期之来者。)

东南方向层峦叠嶂,其寒山、排山和姥山,犹如半环,怀抱着生息在其中的万千子民,产生了恬静优美的田园牧歌,四大美景油然而生——排山耸翠、茂林牧笛、平坂晚烟、施氏古亭。

上南下北

俞学渊曾吟咏道:

排山耸翠

门对排山接舞山,花开花落四时香。

层峦叠匕归图画,雨洗芙蓉湿未干。

(注:排山乃山名,介乎寒山与舞山之间。舞山即姥山,亦称舞鸾山。匕,疑是讹字。)

茂林牧笛

茂林箫管最宜人,无调无腔性自真。

想是牧童驱犊返,声声吹过绿杨津。

(注:茂林乃地名,在排山北麓,今犹存其名,抑或当时其地有一片茂密的树林。)

平坂晚烟

平原旷野任西东,千里烟横淡且浓,

犬吠斜阳迷客路,人家都在有无中。

(注:平坂在寒山北麓,乃一片开阔的田坂,其北是山民族居之地,西接茂林,东直通官道。)

施氏古亭

施家更姓屡经年,唯有村亭万古传。

送别江南如过此,一思一感一流连。

(注:古亭在平坂与寒山之间,乃施家族人所建。)

耸翠、牧笛、晚烟、古亭,美景如画,如在眼前,无须绍介,明白晓畅。

其西,是浩渺的马料湖,这的确让人产生不小的疑惑。一般而言,西高东低,西边多山,东面多水,才符合地理走向,而在此出现了背反。其实不然,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南边高大的姥山,其余脉向西绵延,并与西边的大园山相接。由此可见,这片土地三面环山,只有东北方有较大的出口,与官道相通。

上北下南

西边四景,其“屋后名墩”与“麻王旧址”,均为群山所环绕,而“湖边古井”自然在山湖之间矣,至于“远塞渔歌”,必在烟水茫茫的湖上无疑。细味俞学渊对此四景吟咏的格调,亦与前四景稍有不同,一改明快为沉郁。请看:

屋后名墩

闻道名区旧有墩,果然遗迹至今存。

登临放眼高原外,云绕前村与后村。

(注:此墩其西其北其东三面环山,其南为山地,有水塘,谓之李家冲。李氏家族一定面南构屋,其屋后即在屋之北。)

麻王旧址

忆惜雄威孰敢当,煌匕烈烈僭称王。

将军旗鼓今何在。剩得荒郊土一方。

(注:麻王谓谁?想必初为一名将军,而后仗势用谋,超越本分,妄称大王。诗中谴责之意,溢于言表。匕,亦疑为讹字。)

湖边古井

山下从来出醴泉,如何古井落湖边。

千年不改温凉性,随尔江湖万里牵。

(注:与诗人同问。湖,为今之马料湖。)

远塞渔歌

何处高人唱晚秋,音流隔浦思悠悠。

遥知会得鱼中趣,紅蓼滩头任醉讴。

(注:不知此“远塞”为何塞?窃意不若“平湖”确切。)

在这个弹丸之地上会有八大景点,也的确令人惊异不已。好想邀三两知己,徒步踏访,按图索骥,抚今追昔,亦为一乐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