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之旅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郧西之旅
文/徐志海
题记:
2021年10月16、17周末两日,来自五县一市70多名作家、文学爱好者相聚郧西县参加由十堰市文联、作协举办的“天上七夕.人间郧西”散文培训班笔会采风活动。我应邀参加,幸哉记之。
正文:
(一)
郧西细雨霏霏,天河宾馆与七夕广场遥遥相望。白天已至日暮,不觉风景秀丽。瞬息夜幕降临,七夕广场人声鼎沸,灯火辉煌霓虹灿烂,人来人往不知疲倦,哪管下雨不下雨。
“火树银花不夜天,流光溢彩映仙城。”
面对如穿越时空的帷幕,把我带至天上七夕。能否与牛郎织女为邻,看人间男耕女织。站在仙女石塑像下,远眺对面河岸上的金牛脊背,其汗流浃背,可惜它一生勤奋无比,王母却痛下黑手,让其与织女隔河相望。愤恨不平呀!
天上的织女、地上的牛郎哟,多少人间的凄美爱情故事被流传下来演绎成“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呢?天上的织女是否真的就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呢?织女代表弱势群体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难道一味的忍让就可以得到宽恕?为什么他们就这样忍气吐声呢?中国的古典爱情故事还有“断桥”,难道古典爱情故事不是“断桥”就是“残雪”吗?这样赚取人们的眼泪是想提醒人们愤恨黑暗势力吗?还是其他?慢慢的走,用心灵去倾听。
翌日清晨依然是阴雨蒙蒙,简单的早餐填饱了众人饥饿的脾胃,来自五县一市的我们犹如一家人,同吃同住同行,不觉间想到王征珂老师说的“天下文人是一家”。昨晚我们七八人一桌围成一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里徜徉着惬意,个个表情豁达情投意合,在推杯换盏中、在互相言语交流中其乐融融其乐无穷,犹如过年过节。
吃过早饭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速听来自武汉老师们的讲课,心里脉默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郧西之旅。
少时,乘坐大巴在翻山越岭间,耗时四十分钟来到郧西下营村电商扶贫中心————湖北淘宝第一村。“电商扶贫中心”这个用裸露的很好看的,多个半青红土砖垒箧而成的大门上,繁体“寳”字很显眼。我下了车,站在台阶下。台阶很高,我仰眸远眺,好气派的高墙大厦,若有千间不亚于布达拉宫的格调。
大门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型的荧光电视屏幕,正播放着淘宝村的脱变历史。屋内门口左侧玻璃屏风透明光洁,一排“口”字型摆物装饰柜,柜台用透明玻璃镶嵌焊接处有枣红梨木装镶,里面琳琅满目缕缕顺顺的摆放着价值连城的绿松石————奇形怪状,规格不一,有摆件,有挂件,品种多样,流光溢彩。门口右边是两个四角长腿红木家具长方桌,上有透明玻璃罩子,罩着两个不同样式的松柏根雕。可能价值连城,用来迎宾待客。电视屏幕后是个东西走向的走廊,走廊两旁摆放着民宿特产、民风物件,人们所用的、所食的应有尽有。不得不说用秸秆做成的小巧玲珑“手扒”物料,是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艺术结晶。劳动人民最光荣,劳动人民创造了不断发展的历史。走廊尽头是楼梯,上二楼就是我们上课聆听的教室。上午李老师散文讲座,直到中午饭时。饭后沿着“丫”字型岔道走去,一排排四层阁楼小院展现在面前,散发着新时代新农村街市的气息。新铺垫的沥青马路,沿着绿松石小街门面铺开,蜿蜒崎岖的小溪水流声潺潺,红墙下平躺着碧绿的草床,堤坝上有小桥,有绿植,有亭台有楼阁,还有稀世珍宝————绿松石。这里被誉为“湖北淘宝第一村”,以前因五谷而生,如今因绿松石而活。跟上了新时代的步伐,以绿松石直播带动全村人的生存命脉。不能不说,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呀。下营淘宝村,真是一颗郧西深山里的宝。
(二)
上午十点开始听李鲁平老师讲课,大致内容分为三点。第一点是提倡学员写散文时要葆有古汉语神韵之美。以先秦诸子百家书写散文为例。先秦时期的散文很短,字里行间透露着言简意赅。不要让欧美化的风格损坏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文神韵之美。二点是无论是原生态散文还是新世纪散文都需要生活化和平民化。只有做到深刻的感受才能鲜明清新透彻的感知到情深意切。平民、生活化贯穿于情深意切。什么是情深意切呢?即情真、理深、意切。第三点,就是要求学员从身边的事与物开始写起。写东西要有章法。由身边到局部,由局部到全部。从自己到他人,从他人到世界。把顺序写好,有条不紊的讲叙清楚、写明白就是学习写好散文的最好开始与全部。
杨菁老师以自己的文学经历为题,即《文学创作:一路风景》开始讲义。
散文要立异标新,素材独特。要有不同与常人的思路,不同于常人的深刻精准体会,对于事与物展开书写时,做到应用不同角度的发散性思维多面入手,正反面去反思观察得到第一手入手资料。整理与书写都很重要,都需要妥善的做好详细的工作。
回忆性散文,对于作者适当做到由时间空间自由的转换,更要设计悬念。散文的悬念不同于小说。小说的代入感也可以称为悬念的范畴。运用悬念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的,例如螺旋式、迂回式、线形时间式等,多个多重视角来设计结构、布局谋篇。一个题材反复的去思考,插入创造性的思维,运用海明威提倡的“冰山文学”视角观察。做到散文小说化,散文叙事化等。给散文插上翅膀,让作者的想象飞起来,文章从而就丰盈起来了。散文大多是以小见大,水滴石穿的文体,需要灵魂的趣味,独特的风骨。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做到。特别是结尾要放开的写,不能写死。从而达到删繁就简的效果。
郑茵老师主编《长江丛刊》,她小说小说一二三点。第一点是小说用艺术的手法写就让读者达到观摩陌生化的效果,从而让读者产生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小说一定要有故事性,对于故事深入的加工,逐人逐事的布局谋篇,写别人没有见过的东西。第二点,司空见惯的故事乏味,不如独特、陌生化处理过的故事深入人心有味有趣。这就涉及到作者对于小说内容的叙述。叙述中涉及到人物、事件细致化的处理。不得不以汪曾祺的小说《异秉》为例。汪的故事处理手法就是以白描素写入手铺张开来,显得贴极生活。小说让读者读起来很舒服,犹如个人在讲大白话,特别安逸巴适。关注新闻也可以写小说,比如莫言的《天堂蒜薹》,所以说小说也是新闻的延伸。第三点,司空见惯的小事,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处理也很好。比如汪曾祺的《异秉》。所以说文无定法。郑老师结合自己以往审稿的经验告诉学员们如何投稿等课外话题。
(三)
次日我们去上津,也就是10月17日上午学员采风。在没去之前,我就在想上津跟上庸有什么区别?听说上津是古城,天子渡口之地。
早饭后八点多,集体坐上大巴从郧西县城途径G242国道,亦是四十多分钟到达上津滨水国际艺术广场,停车步行摄影参观。这里是一个长廊展馆,展览的是来自世界各地油画大师所画的带有中国元素的人、物、景、像。当我看到满族女孩身着“格格服”的时候,油画中的表情是愤怒的焦慌的,难道图画中有什么隐喻?
当途径金钱河平阳桥时,让我惊愕不一又欢喜不已。一条亢长的钢筋锁链再加结实的黑色木板铺就成的河上悬桥,一直延伸到金钱河的对岸,不知有多长有多宽,对面的青山、岩石、松柏都在云雾缭绕之中。
这里海阔天空,白鹭旋飞,溪河澹澹。站在平阳桥的对岸,迎面而来的秋风萧瑟,衣诀飘飘,观看桥下一丈多深的河谷,袒露在河面上的石子让我不觉想起了萋萋鹦鹉洲。
烟波浩渺,商贾旅船,不知道金钱河边是否有过?我想寻找金钱河的繁荣所在,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说金钱河历史悠久,它起源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东北,从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南部沙沟口入郧西县境内,由北而南,经郧西县上津镇、六郎乡,至夹河关入汉江。金钱河原名“甲水”,唐朝安史之乱后,从京杭大运河通黄河经渭水达长安的漕运通道被迫中断,东南物资唯有逆汉江西行,溯黄金水道甲水北上长安,这是最经济便捷的通道。
望着波光粼粼金光灿灿的金水之河,我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刚刚认识的郧西作协主席李秀峰老师,“何为金钱河?”他说,寸水寸金航运甲水即为“金钱河”,相沿成俗直到今日。
“难道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也从这里运过?”我问。
“那是自然的!那时候舟楫穿梭、商贾云集;这里曾经信使不绝,快马扬鞭,把岭南的新鲜荔枝运送到宫廷不是自然的事嘛。一千八百年前,这里可是天子渡口。古城上津在三国北魏时期就已经建桥驻军。平阳桥、金钱河由此而来。”他说。
午后的平阳桥不再那么温顺,亢长的锁链幽深的对岸仿佛在述说着它的神秘。闭上眼睛感知它如梦似幻的存在,仿佛遥远的刀光剑影穿梭而至,辽阔的天空与澹澹的溪河相互交替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使得我想高歌一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美哉!壮哉!
登临上津古城,感知人文风情。如果是一个人独自而来,可有些羞煞风情。然而我们是一群文人登临古迹上津,真是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惬意。
北门之外拾阶而上,被昨天小雨洗礼过的青石地板爆裂出清晰可见的纹痕。北门之内,清晰可见一排排青瓦土房,平躺在萧瑟的秋风季节里。光秃秃的皂角树和挂满枝头的柿子树相得益彰,城楼上十二个炮眼整齐衔接,仿佛述说着它当年的矜持与不朽的威严。
金戈铁马般的存在与那个繁荣的时代,悄然而至。不管历史离我们有多远,在文人的眼里,仿佛他们是刚刚从历史里走出来的鲜活面孔。城墙青砖堆砌错落有致,似乎能够看到近代返修的痕迹,那清晰可见的“公修”字样,让我觉得古迹不古依然年轻雄壮。
一路走一路看,蜿蜒崎岖的城墙一眼望不到边,总有一些东西能够触及到我的胸怀。上津古城,隐藏着昔日的繁荣昌盛。它扮演了什么样的历史角色,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存在?“天子渡口”究竟有何意义?带着疑问我询问了一下李主席,他说“上”乃天子,“津”为渡口。长安繁华,古镇堪比小长安。
来时路上翻山越岭,看到村落人群稀稀疏疏,到了这里才真正的感觉到人多房阔。殊不知这里原来是天子渡口、选美的地方,难怪人多房阔,昔日里的达官贵人后裔肯定都在这里安顿生活。真是不知道,这么一个穷乡僻壤里还有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美哉美哉呀!
一群人拍照的拍照询问的询问,思索的思索。古老的沧桑与现实的风华历历在目,城墙蜿蜒、杨柳低垂。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杨泗庙”,不知何为杨泗庙?是不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或者说是具有丰富的古建筑文化价值?从“杨泗庙”放眼望去,古城墙郝然在目。
听美丽的美女讲解员说,古时候上津古城设五门:东曰向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辟一门,以便民。城呈足靴形,故有“靴子城”之说,内设九条街,意为“立足于长治久安"。
进入“明清老街”仿佛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石头作画、粮食作画、古代绣娘,个个都是十八般武艺,令人目不暇接,啧啧称赞。特别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街上古色古香的每一家小院堂屋门前总是置一水缸,犹如院中龙井,风格独特。后来问当地人,才知道这一水缸就是风水缸,取“聚财隆昌”之意。
再往深处走,天主教堂,上关县政府红色政权遗址等明清、民国时期的房屋建筑。昔日明清老街上的吹糖人,山里骨,编灯笼,剪窗纸,玉石雕刻,…………一瞬间,这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上,处处散发出浓郁的老家乡愁风韵。
(四)
正午时分,上津道上。据说上津道也是历史悠久,颇有来历。听美丽的上津美女讲解员说,上津靠近唐都长安,接近当时的政治中心,故唐代上津道的兴衰与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紧密相连。唐朝时,因安史之乱、李希烈叛乱,上津道两次担负起转运重任,显示出极高的战略价值。这一点,上津博物馆里体现得出来。
上津博物馆的大门,是古“商”字型规格。具有何意,不得而知。门口两旁摆放着两个水缸和类似龙之九子赑屃模样的脊背石磨,这显然是风水轮流转的意思?门里内侧壁两旁分别摆放着独角龙狴犴和吞火龙螭吻,这是为了辟邪,隐意预防偷盗和火灾。
博物馆里陈列着车马座椅,舟车劳顿的迹象展现在眼前,不知不觉让人汗颜泪下,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劳动人民书写了历史,劳动人民同时也改写了历史。历史在长河中交替在时间里穿梭,古人不古,今人何必去模仿呢?今人不能浸淫在古人的思想里,今天的建博物馆是为了告诉后人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在新旧思想的交替中,美轮美奂的意念中,我看到了从墙壁里飞奔出来半个身子的汗血骏马,这不正照应了挣脱旧思想飞奔新未来的意念思潮吗?上津真是古迹不古,依然年轻雄壮。
我笑谈它说,这不是被缚的普鲁米修斯吗?这不正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吗?你看上津骄阳正旺,在旭日的余辉下正涅槃重生!雄起!
午饭过后各自握手话别,有些依依不舍,我们七十多人虽然不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胜却五湖四海情真意切,难忘郧西之旅难忘一路上的视觉盛宴。我们因文结缘因文同伴,愿这缘分友谊长存、天成地久。
2021年10月21日
北京路锦绣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