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作者在序言第一句提出的问题。倘若将其单独拿出,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天马行空、哲学意味十足的问题会是引发作者接触精神病人和心理障碍者并整理访谈资料撰写成书的最初动机。带着这个问题,作者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诸多机构,得以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最终产生了这样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全书通过作者与40个精神病人和心理障碍者的交流记录了有关人体、心理学、哲学、生物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及预言的震撼探讨。尽管不乏有“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但对于书中所展现的人物,作者是经过筛选的,他们能够正常与人沟通,甚至有些谈话有着完美的逻辑,连专家也未能找到漏洞。
也许大多数人很少仔细想过开篇的问题,大概因为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忙于成家立业,忙于绞尽脑汁买房买车,忙于生活琐事,忙于享受这稍纵即逝的人生,以为这样一个追朔根源或者探寻未知领域的事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能是做无用功,但事实上这本就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只是在追求自身欲望的时候遗忘了这部分天性,当我们在忙碌的间隙突然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时,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就被现实生活拉了回来。作为所谓的正常人,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不论是主观的、客观的,还是辩证地多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的,有些精彩出奇,有些枯燥乏味,但不得不说答案似乎总是满足不了“我们正常人”。作者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多数人在现实中难以企及的想象世界,他们所见到的世界让我不禁产生怀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实在太大太多,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吗?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有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认识的自己与他人认识的自己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哪一个是真实的呢?也许都是,只不过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这些不同角度认识到的千千万万个“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而更奇妙的是,我所拥有的自己并不完整,所以假如我以自己的角度主观判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科学也不全面的。同样的道理,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以及世间万物,以一个个体的角度去定义也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物种是不同的个体,也许《生命的尽头》中那位女患者所见到的新的生命形式(如蚂蚁是松散生命,石头也有生命等)就是一个角度问题罢了,只不过常人没注意,她注意到了。从读书开始,我们就被教育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哪,马克思的定义是“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劳动工具”,而近40年致力于对猩猩的研究的Jane Goodall的报告中显示猩猩会为了得到洞深处的蚂蚁会将树枝的枝杈折断再将主枝干伸入洞中掏蚂蚁,这也属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尽管科学家们做了成千上万个实验,对各种生物进行观察、解剖、分析,但我们依然无法从其他生物的角度去看世界。人类对世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许人类真的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物种,但这仅仅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看待的,所以从某种逻辑上讲,我们不能否认石头是有生命的,或者说“有生命”只是从人类角度出发去定义的。
本书中有几个关于量子物理学的例子也十分有趣,比如患者通过“多宇宙理论”的幻想对deja-vu现象的一番“解释”、在“时间的尽头”瞬间即永恒、超越因果的绝对四维生物等等,这几篇文章中的患者运用天才的逻辑演绎了他们所看到的世界,然而他们却被自己的世界所困扰,也许他们确实是天才,只不过生错了时代,成了我们眼中的疯子。
歌德说: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我想大概是因为人类有爱思考的天性和博爱的心,这足以让人类意识到改变的到来,时代不断在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在变,我想我们永远也说不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是思考的力量源源不断,谬误也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