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9年中小学教材有新变化!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AR奇妙学堂

日前,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改革背景

这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材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马上来看一下!

语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变化一: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变化二: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变化三: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尤其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大语文”将成未来教育趋势

自前两年起中小学都已陆续更换教材,开始使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

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是:

·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高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内外的结合将是必经之路。

·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将增加30分

......

从明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来自财经网2018年5月讯)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我们来看一张中考科学试卷,阅读量一点不比语文试卷少……

今后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

未来,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基础,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语文这么重要,我们该怎么学?

数学,可能刷几张卷子,成绩就能提高;可语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题,也未必有效果!

越来越多的陪读家长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科目!

那在最后,给大家介绍六个可以帮助你学好语文的小习惯!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 摘抄、摘录;

✔ 做卡片;

✔ 提要钩玄;

✔ 写读后感。

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勤于分享、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学会分享。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动和探讨的平台。

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如何精读一本书》讲座中曾经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以后,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互联网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自己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今后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

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语文为王时代,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面对这次改革,你又有什么看法?留言告诉Sam妈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