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个小测试,而后转发给自己朋友圈的数十人,已婚有娃的和未婚的各占一半,结果出乎我意料,已婚的全都说对了答案,描述出的观察依据也是基本雷同,未婚中只有30%人的说对了答案,而且描述的依据还比较新颖独特。当然,我做这个测试的焦点并不是纠结具体答案,我只想听听他们的选择依据。无论对与错都是有自己的主观判断的。
在测试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已婚中大多数发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左边那个是孩子的母亲。听到了吗?是直觉,他们的第一反应或许是有情景带入的,想象图中的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设身处地想自己的行为。而未婚中答错的给出的依据就比较多,说能把背面安心给别人说明是很信任的,还有说图片中看出一种礼仪,有的还说脚伸出来更容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孩子······
比起已婚朋友给我的答案依据我更喜欢看那些并没有说出正确答案,反而给出稀奇古怪依据的描述。
或者这个测试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大家所有的依据都是凭借图中的细节做出的,可谓“细节”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或多过少的分量。
最近在看史蒂夫·马丁、诺厄·戈尔茨、罗伯特·西奥迪尼著的《细节》,这本书之前挑着阅读了几篇,近期重拾续读,突觉意味深长,环顾周遭,似乎书中描写的种种细节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潜移默化中备受其影响。
K说,你要好好吃饭,我说,好的。K说,晚上要做颈椎操,我说,好的。当我们努力去说服被人采取行动时,一句“好的”大概是最悦耳的声音了。可是,单单一句“好的”,往往不足以把事情做成,答应下来拖着不做,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身边总有些萌妹子信誓旦旦说要减肥,可当你要睡觉关掉手机时她又跑出来在朋友圈深夜放毒,各种美食秀,还不忘ps一句:吃完这顿再减肥!这种“应该做”却未必“愿意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究其原因,大家都知道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不想“现在”就做。
西班牙谚语说:“明天总是一周里最忙的一天。”一般来说,我们拖着不想做的往往都是些比较无趣的事情,可实际上,我们经常也会把有趣的、有价值的、喜欢做的事情拖到明天。为什么?这本书中说:“人们总是一门心思去对付那些横在眼前的、争抢了注意力的“拦路虎”。
那像我这种重度拖延患者该怎么做呢?影片《杯酒人生》(Side Ways)里有个片段会给出答案。
迈尔斯:我存了点儿好东西。一瓶1961年白马酒庄的好酒。
玛雅:你有瓶1961年白马酒庄的酒,却放着不喝?······品尝它的最佳时期可能已经过了。你在等什么呢?
迈尔斯:不知道。某个特别的日子吧。跟一个对的人共享。我本来想留到结婚10周年纪念日上喝的。
玛雅:把1961年白马酒庄的酒打开的那一天,就是特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