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逸投资苏州分享会总结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蒋仁钢

参加分享的初衷是想着走出去看看专业投资人或者说职业投资人是如何执行和思考价值投资的,特别是自己在处于建立投资体系的阶段,更需要借鉴已经具备严谨投资系统的人的所思和所想。

本次五位嘉宾的分享非常系统而深入,为了加深自己的理解,我打算采用提出疑问并根据嘉宾的分享内容尝试自己找到答案的方式来进行总结。

糊糊糯糯:《与价值投资不谋而合:从原点出发推导投资体系》
1、投资最重要的是建立确定性,这个确定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主观的确定性对我们投资有何帮助?P17
投资是根据深入的分析,以令人满意的比例调整资产配置,使资产配置能更好地回避风险(安全性,增值性)。
深入的分析意味着预期中主观上尽可能去贴近未来大概率发生的事实。
整个世界的运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未来任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都只能是主观的推测,而如果确定性变得客观化,那也就意味着事件已经发生了,所以对于未来还未发生的事件我们只能在主观上从已有事实和逻辑去推算其发生的概率。如果事实明确,逻辑正确,那么主观上猜测的结果与未来发生的事实贴近的概率更大。
在投资领域,个人主观的确定性可以总结为个人的能力圈,在能力圈内,其主观的确定性会更大,而在能力圈外,其主观的确定性会更小。

2、如果价值是一种主观现象,那么价值不仅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因时而变的,当今社会主要是以经济利益来衡量价值的,所以需要通过投资来保值增值,那要是衡量价值的方式变更,投资也可能会失去了驱动力,这时候该通过何种方式保值增值?P33

3、隐含的会计恒等式:物质资产+人力资产=债券所有者权益+股权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为何说“在当前经济规则下,股权类资产占据了人力资本相当部分应得的收益”?P45

4、入市到底采用股权思维更好还是现金思维更好?P56

5、“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对我们价值投资有什么启示?P65
公理一:企业存在的首要价值是获得盈利,企业内在价值来源于未来现金流折现,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长期来看是增长的。
公理二:每股股票都代表队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元的所有权,股票价格长期来看高度相关于公司内在价值。
公理三:股票的主观定价规则和边际定价机制,决定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和给定时间点具有随机性,完全不可预测。

由公理一和公理二可以推出结论一:优秀企业的股票价格长期来看是与其内在价值一样同步增长的;平庸企业的股票价格长期来看与其内在价值一样增长缓慢甚至倒退。
由公理三可以推出结论二:股票价格短期内会出现大幅偏离其内在价值的可能,如果价格大幅低于其内在价值,即为足够的“安全边际”;如果价格大幅高于其内在价值,即为严重高估。
由结论一和结论二可以推出“戴维斯双击”:在优秀企业的股票价格拥有“安全边际”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到其股票价格高估时卖出,就可以同时获得其内在价值增长导致的价格增长部分以及由于估值变动导致的从低于其内在价值到高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增长部分。

由结论一可以推出结论三:优秀企业的股票价格长期增长是确定性更高的事情;平庸企业的股票价格长期增长是确定性更低的事情。
由公理二和公理三可以推出结论四: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会回归其内在价值,那么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时间应在其内在价值附近波动,即概率相对更大;何时出现股票价格大幅低于其内在价值(足够的安全边际)或大幅高于其内在价值(严重高估)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即概率相对更小。
由结论三和结论四可以推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以合理的价格(即内在价值附近)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而获利是一个确定性更高的事情。
由结论三和结论四可以推出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只以足够的安全边际买入股票,等待其价值回归甚至高估而获利,其实现的概率相对较小,而通过分散持有多个股票的方式可以适当提高总体概率。

由公理一可以推出:(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公式可以得出)拥有未来更长生命周期、更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其内在价值增长速度更快,而这需要这个企业有其足够的“护城河”。

6、“不要使用任何程度的杠杆”是否有些绝对?P82

7、“买入决定了一切,卖出不重要。”为何卖出不重要?P83

林奇法则:《认识市场 , 认识 公司,认识自己:兼谈个人投资体系的变迁》
8、看到很多比较成熟的投资者的投资体系的演进基本遵照巴菲特的思路,从格雷厄姆式的“烟蒂投资法”逐步演进到“巴菲特式投资法”,这个演进过程是依据什么思路做出的?个人投资者是否有必要进行演进?P3
格雷厄姆式的投资法其本质是以拥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股票,并在其回归内在价值甚至高估后卖出,不考虑企业的质地。
巴菲特式的投资法其本质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原因一:在上述股票市场三条公理的推导中已做过分析,股票出现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的概率相对于合理价格的概率更小,特别是在股票市场成熟程度更高以后更是如此。
原因二:即使出现了足够安全边际的股价,也无法容纳很多资金,特别是越到后期巴菲特的资本增长速度就越快,继续使用以前的方式会造成资金没有可以足够的承载空间。
原因三:为了增加确定性,格雷厄姆式的投资法需要分散持有多个股票,一来市场出现的机会数量不足以满足分散性需求,二来分散持有过多容易造成精力分散,管理成本增加。

关于个人投资是否有必要进行演进,需要考虑个人所处的阶段。对于刚进入股市的新手,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都不足以支撑其对企业的深入研究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更容易。但是定量分析的方法挑战性相对较小,如果有志于拓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继续演进到对企业的深入分析是一个更让人兴奋的事情。

9、打孔策略的利与弊是什么?P24

诗安:《投资的“道、术、心”》
10、巴菲特说“不想持有10年,就别持有10分钟。” 巴菲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一个年均价值增长 15% 的企业,持有 40 年。估值的影响只有一次,而价值却是复利。”这里说持有40年估值的影响只有一次是不是有些绝对?P44
我想巴菲特说这句话的目的肯定不是让我们一定要持有一只股票10年,否则就太过于教条化了。他自己的持仓中也不是每一只股票都能持有10年的,从2005年至2014年这10年间伯克希尔前15大持仓就能看出这一点,这10年间一直持有的只有5只,分别是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宝洁、沃尔玛和富国银行,除此之外其他股票基本上都已卖出:2016年清仓的阿默普莱斯金融公司、2007年清仓的中石油H、2008年清仓的白山保险、2012年清仓的强生、甚至2013年清仓的曾宣称永不卖出的华盛顿邮报等等。
那么巴菲特说这句话的用意只是为了强调我们在买入的那一刻要抱着长期持有的初心和决心。
很显然“持有40年估值的影响只有一次”这个结论是基于买入持有40年到卖出这之间没有任何操作的前提下。而其实这40年间按已知的最长市场周期,也能涵盖至少3次牛市行情,如果按照巴菲特的卖出思路,在高估甚至严重高估时卖出,也可以完成3次切换,每完成一次切换即可以获得一次估值由低到高的获利。

11、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P50
变富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但“慢慢”变富为何例外,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对复利的理解不到位,很多散户股民甚至不知道复利为何物,而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基本上是单利的思维,所以会觉得那样变富太过于漫长从而失去了耐心;或者即使知道复利的威力,但是由于复利在早期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对于本金较小的散户来说变富仍是一个较长的等待过程,从而失去了耐心。
原因二:当我们在看到有些人因幸存者偏差而实现暴富时,人性的贪婪、妒嫉、恐惧等特点会使得我们变得失去理性,转而去从事那些高风险的投资。
原因三:当今整个社会处于较大变革期,集体意识就是浮躁的、寻求刺激的,慢慢变富显然不符合集体意识的需要。
那么快速变富可能吗?
假设快速变富确定性很高,那么现在应该所有人都会选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变富的梦想,而首先实际上富人永远只有总人口的20%,甚至更低;其次人类的财富总量是一定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实现变富的梦想;最后即使所有人平均富裕了,也可以说大家都一样的穷了。

闲来一坐s话投资:《廓清迷雾 · 建立体系 · 稳健长赢》
12、“芒格认为,这种投资与支付很高的市盈率倍数、或者市净率倍数没有关系,如果他得到的价值比他支付的价格多,这也仍然算是价值投资。”如何确切地知道得到的价值比支付的价格多呢?P10

13、在讲“经济特许权思想”时说,可以容忍无能的管理层;而在讲“更重视管理层思想”时却希望有更优秀的管理层,这两者是否有矛盾?P27,P30
在讲“经济特许权思想”时说可以容忍无能的管理层,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明经济特许权的重要性。如果商业模式足够好,即使管理层无能也不妨碍企业的稳定发展。
而在讲“更重视管理层思想”时却希望有更优秀的管理层,是刨除商业模式的因素之后来说的,这时候优秀的管理层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何健:分析商业模式的“七要素模型”
14、为何说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更重要?
定性分析指的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从客户、价值主张、产品、价值链、盈利模式、生意特性和自由现金流这七个方面来分析一个企业未来的内在价值。
定量分析指的是根据已有的财务报表,从资产负债情况、利润情况、现金流量情况来分析一个企业过去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为根据来推断未来的内在价值走向。
说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重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原因一: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历史数据,过去优秀并不代表未来能持续优秀,过去糟糕也并不代表未来持续糟糕;而定性分析则是直接站在未来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其结论的可信度相比于定量分析的要高。
原因二:定量分析基于的历史数据可能会存在造假或粉饰的情况,而仅从定量分析是无法识别出来的;而定性分析更接近常识性的判断,可以很容易识别出一些违背常识的造假。
原因三:有些商业模式在早期就会有比较靓丽的财务数据,但是却很难保持,如果仅进行定量分析是根本无法识别出来的;而定性分析则站在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更容易筛选掉那些无法持久的商业模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