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二月二,花灯闹不停
摘要:去年的灯彩盛宴仿佛还在眼前,转眼又是一年二月二。溪南公园彩灯未灭,宋渠直街复又亮起。沿着曲声灯影里的宋渠河畔观灯前行,在一路灿若繁星里恍若穿越了千年。
春雷惊虫鸟,万物萌动时。前些时日的雨水太多,蘑菇上几乎快要长出一个我来。连绵阴雨初霁,我和将将抽枝的柳树儿一般,都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二月二龙抬头,莫若趁时节,再访黄岩西部深闺中的绝色宁溪。
沿s325省道穿梭于长潭之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更有好景可览。那烟云渺渺、雾气氤氲尚未被天光驱散,只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莫若神仙写诗......苍茫开阔的山和水,定能一洗连日的坏天气带来的疲乏和困顿。
抵达宁溪,垫肚的牛奶面包已经消化,等不及先去补一顿早餐,不论是绿豆面碎配香酥油煎饺,还是豆腐汤搭劲道糕花,皆是记忆中的味道。
而后直奔金山陵,赶一场最正宗的传统糟烧酿制工艺展示。靠近每一个烟雾蒸腾的车间,一蓬蓬的米香和酒气,争先恐后地钻入我每一个毛孔。纵是门外汉如我,也不由得想感叹一声诗酒趁年华。
周道如砥,驱车十分钟来到乌岩头。沁园里有三两游客在散步,上前一问才知,原来是听闻宁溪“二月二”灯会久负盛名,为了观灯她们昨夜便留宿于乌岩头这个热度不减的“网红”小村庄。双桥伴溪、黛瓦石墙,苔青小道、古村竹篱,在呆吧饮清茶之回甘,于见素织手工之纯朴,穿过添秋轩,又见乌凤阁。在村舍小巷间辗转,别有一番移步换景的致趣。
乌岩头民宿和酒店都是价廉物美,点一桌山珍,宁溪豆腐、黄牛肉、鸡头颈和番薯粉皮都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顺便一提,宁溪本地加工出产的燕窝甜过初恋。
白鹭湾版画村是下午的第一个打卡点。以黑白色调为主的版画遍布村中大大小小的墙上,令人眼前一亮。版画内容多为反映乡村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画作中诙谐的小故事耐人寻味。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村庄建筑设计中全面融入了版画元素,形象化呈现乡韵乡愁和当地风土人情。看着版画,感受着现实生活中的乡村生活,画中看景,景中看画,新与旧的时空交错。
走走停停,到“接力”(下午茶)的点来个麦鼓头或是火烧来祭五脏庙真是极好的。然后便是老区公所,它是典型的徽派民居,是台州仅存的两座跑马楼之一。这座近百年的民国老宅现在是宁溪历史文化陈列馆,在这里,除了宁溪的民俗风情还能了解到众多宁溪历史名人和特产等。
这里还有一处野生动物科普馆,由市科协、黄岩区科协、宁溪镇政府等联合筹建,面积500多平方米。馆内有127种150件标本,标本全部由原生动物自然死亡后,精加工而成。科普馆设计以“自然、生态”为宗旨,采用仿真植物造景,将标本与造景有机融合,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它们还原在原本的自然生活环境中,并融合科技元素,利用图文、造景、标本食物、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展示形式,为参观者提供学习野生动物知识的平台。
镇上的大小酒家吃过晚饭,整个宁溪就亮了。仿佛只有入夜才会现世的灵动小妖,古镇焕发出了同日间的古朴历史感有别的生机。
去年的灯彩盛宴仿佛还在眼前,转眼又是一年二月二。
悠悠宁川二二夜,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在黄岩溪两岸铺展开,流光溢彩不似人间,赏灯游玩合影留念的人们笑着闹着,属于“宁溪二月二”的那份热闹不曾改变。
溪南公园彩灯未灭,宋渠直街复又亮起。始建于南宋年间的直街,这些年来在启动历史风貌改造项目后有了大变样。对老街两侧住户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截污纳管,挪开铺设在直街水渠上的空心板,清除渠道淤泥,用溪石铺底砌墙,再从黄岩溪引水而入。沉寂多年的古渠重见天日,两岸的石砌栏杆、仿古路灯素雅沉稳,老街流水、游鱼嬉戏,历史中繁华热闹的景象得以重现。
一条蜿蜒的清溪横陈,从鹅卵石间汩汩流淌;一首雅致的铜锣乐曲,在奕世簪缨牌坊下古韵悠扬。
沿着曲声灯影里的宋渠河畔观灯前行,在一路灿若繁星里恍若穿越了千年。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灯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