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2022~7~14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当然,但请你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某个国家有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就是说陪伴孩子的过程,给予爱、自由、信任就好,不要强迫。
这么多年我背负孩子学习的课题,期待孩子能按到老师、家长的方向走,循序渐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导致如孩子作业写不完、迟到、上课不专注等等,我就焦虑不安、烦躁。自以为是的插手、干涉孩子的学业,事事亲力亲为,为更好的教育、陪伴好孩子,积极的参与各种学习。身边同学见面都开玩笑说,当初自己上学那会,如有现在这般努力,考清华、都不在话下,将来孩子如考不上大学,都对不起你这个妈妈。每当我听到这种话时,内心很难过,像针刺一样,讨厌这种语言,为什么呢?对待孩子我感觉确实付出很多,但过程还是鸡飞狗跳,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提升。同时我和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自责、自卑、自我否定等扑面而来。
读到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孩子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上天送给我的一面镜子,照亮我的内心世界,给予我再次学习的机会,永远保持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孩子有自己的课题和使命,作为家长只需在孩子需要援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就好,这就是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最后鼓励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把看到、学到的、感悟到的学以致用的融入生活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