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人生几清明 - 草稿
学生时代,我最爱的就是《道德经》中的那篇《小国寡民》。里面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总让我想起小时宁静而温馨的乡村生活,想起烟囱里的缕缕炊烟,温暖而柔和的余晖,伙伴的嬉笑,还有家中老人充满慈爱的脸。这些都是在外求学的我内在的桃花源。于是,我也对《道德经》这本书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只是,那时光真若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我也成为了追求远大目标、在意外在发展而不得的青年人,成为了努力想把各种角色扮演好的憔悴文艺女。时间久了,总感觉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召唤我、告诉我,人真的可以换一种生命状态活着。于是,我再次翻开《道德经》的扉页,感受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写下的神秘的文字。在浩瀚无边的碧波中,掬一捧水花,分享它带给我的些许清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他目光如炬,看透了世间所有繁华。饕餮盛宴、声色犬马、富贵荣华只会让人行乎所以,忘乎所衷。所以,老子一生守静,归隐以终。而历史上有很多人沉浸于享乐无法自拔,就如同那开运河下扬州的隋炀帝,纵秋树着锦美如春,琼花如玉雕龙醉,明珠如月沉香燃,最终也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他透过世间纷扰探寻到人的本质和世事轮回的规律。或许那些心怀赤诚,向我们敞开心扉的人不见得美好,而我们又是否觉察到把话讲得委婉动听、滴水不漏的人又多多少华而不实?或许那些居庙堂之高,声名显赫、权倾朝野的达官贵人让人心羡,而我们又是否知晓,有多少如扫地僧一般的得道高人,他们多多少少都以若屈、若拙、若讷的方式出现在别人的面前?或许,春雨初霁会令人展欢颜,冬雨初降让人心霜起,可是,我们又是否意识到,得与失、悲与欢、荣与辱,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变换?所以,让我们透过《道德经》中的智言隽语,去感受人情冷暖,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世事变迁。在春潮涌动的时候,不如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我们可以听竹子拔节的声音,也可以看雪花飘舞时给予它的新装。让世俗顺其自然的流转,这也是我们给予自己的安然。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他通过流水草木、兵家之事不断告诉我们柔弱的强大力量,它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坚,解决国家纷争,也可以化百炼钢为绕指柔,让人如沐春风。只是人不是生来柔弱,它来自于我们的反思和觉察,当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也有局限性的时候,就不会黑白分明,说一不二,而对世界也就有了一些柔和。柔弱,还来自于我们对现实的接纳。就如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的父母,他们接受他是一个魔丸的事实,接纳他玩个毽子都可以把墙弄得千疮百孔的事实,接纳他一出门就制造的兵荒马乱,他们用美丽的谎言、无限的宽容,真挚的爱,无限的柔软,感化了哪吒,唤起他内在的善良和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性。
含厚之德,比于赤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他通过溪流、婴儿不断告诉我们要永葆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这种纯净之心,不是未涉世俗,保持婴孩状态,而是经历了坎坷与复杂,仍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关注自己的爱好与精神世界。《银河补习班》里邓超也曾对儿子所说的话,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样或荣或辱,或得或失已不重要,所谓的幸福已经孕育其中。如朴树和李健,他们都是歌坛的常青树,却从不迷恋名气与钱财,只是专注于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还有语文界的余映潮老师,五十多岁才开始讲课,古稀之年仍不断进行顽强的创新,不断独立行走于天南海北。他们因爱好而纯净,也因纯净而更加富足。
(未完待续)